送医下乡贵在坚持

21.01.2015  03:07

    2014年,兰州市将“百名医师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程”列为为民兴办的24件实事之一。市卫生局第一时间遴选出符合条件的医师100名,前往各县区21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在下乡医师的带动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村民们再也不用长途跋涉赶到城里看病了。(相关报道见1月20日《兰州日报》一版)

    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长期以来,优质医疗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城市。而农村,从村卫生室到县医院,医疗水平长期落后于城市,落后于百姓的实际需求。由于有些县区卫生服务能力较弱,许多本应在县区医院甚至是乡镇卫生院就能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转到了大医院。由此,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大医院的就医压力,另一方面也导致县区普通医院设备和人力的浪费。

    值得庆幸的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对这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进行了积极的纠偏,仅2014年一年,兰州市卫生局就遴选出符合条件的医师100名,前往各县区21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工作。送医下乡不但能为边远地区的民众节约看病成本,还有利于降低人们看病的意外风险,拯救更多的生命。

    同时,由于不少农村群众对自己的病情或多或少有着“讳疾忌医”的心理,怀着“应该仅仅是小毛病”的侥幸心理,一旦身体出现病状,往往耽误最佳的诊治时间,养痈成患,小毛病最终恶化成棘手的重病。因此,送医下乡让群众能直面健康问题,对个人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能够提前防病、查病于初时,及至对症下药,及时治疗,避免小毛病拖成大病,这意义更是显而易见的。

    总而言之,送医下乡对于老百姓是实惠、方便,对于医生更是一次接地气儿的洗礼。送医下乡惠民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当然也有人担心这种好政策只是一时的。令人欣慰的是,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到2020年,一定能够实现90%的患者在基层就医。此外,2015年将继续推进该项工程,并新建1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看来这项惠民的政策会坚持成为常态,但愿此风日长,让乡下群众彻底摆脱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