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退伍军人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中国兰州网9月16日消息 一提起新疆汉子阿里木江,就会有一串热词与他紧密相连:“资助贫困学生”“烤羊肉串的‘道德模范’”……他曾给山区的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设立“阿里木江助学金”;常年帮助留守儿童吃住上学;不久前,他还赶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为灾区群众做手抓饭。
在阿里木江看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是件非常平常的事。
热心公益,上百学生受资助
“自己有能力的话,就帮助一下周围的人,就这么简单。”当笔者问到为什么如此热心公益事业时,阿里木江平静地回答。
曾为共和国军人,这是让阿里木江最感自豪的事。“我当了3年工程兵,虽然工作很累,但是收获很大,也交了许多好朋友。”谈起3年的军旅生涯,阿里木江动情地说:“部队教会了我吃苦耐劳,教会了我要做一名有担当的人。”
退伍后,阿里木江先后在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卖过羊肉串。风里来、雨里去,生活不容易,但阿里木江始终保持着一股乐观向上的精神。
2001年,阿里木江来到贵州毕节,随着收入的增加,他寻思着能否做一些公益之事。翌年4月,在路边摆摊卖烤羊肉串的阿里木江,遇到了毕节市妇联的一位工作人员。当他得知一些贫困学生急需帮助之后,当即恳请这位工作人员给他联系一位贫困学生。没过多久,这位工作人员来到阿里木江的摊位前告诉他说,毕节学院艺术系学生赵敏,母亲去世后,家里十分贫困,正面临着辍学的困境。一听说这事,阿里木江随后就将500元送到了赵敏的手里。面对好心的阿里木江,赵敏激动地流下热泪。此情此景,让阿里木江内心感到震撼,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力所能及帮助更多的人。
据统计,他先后捐款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谈起这些,毕节当地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阿里木江,不愧是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设助学金,数额虽小分量重
2006年,阿里木江了解到毕节学院贫困生较多后,就找到学院院长张学立,说打算每年出资5000元资助成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