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逝水流年 李永红

25.05.2016  13:02

  1983年我在高考落榜后,以全县招干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县税务局工作的。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到基层小镇的一个税务所里当会计,工作天天和数字打交道,全部的报表都是手工式用算盘拨出来的,一到月底加班到半夜是常事。其间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两位老所长,他们都是年近六旬的人,所长,没多少文化,曾经是国营陶瓷厂的车间主任;副所长,上海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国家部委工作过,文革中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西北某农场种药,一种就是十几年,吃过很多苦,遭遇坎坷,我工作的前两年才被平反,分配到这个税务所工作。他们是打着那个时代烙印的人。所长,工作敬业,勤奋,虽然写的字有蚕豆大,但我看到的是他经常戴着老花镜,用那双劳动过的大粗手握着笔在记录工作中的情况,有问题及时研究讨论后安排实施;副所长,工作严谨认真,每天的晨会上,都是他组织我们年轻人学习业务文件,认真分析税源变化,安排当天的税收工作。他们工作一丝不苟,不怕吃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工作中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真谛,如今他们虽然早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朴实无华,勤奋敬业的精神却是我这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
  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地税机构成立了,我在城区税务所里担任税收专管员,九十年代,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各行各业经济不景气,正是税收发展异常艰难的时期。正当年轻的我们,克服建局初期的各种困难,满怀为国聚财的豪情壮志,工作是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我们税务人员忙碌的身影。
  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工作中我们委屈痛苦过,每当星期天我们在街边小摊上收税,晚上还要清理歌舞厅税收;受到纳税人刁难辱骂的时候,我们无助彷徨过;当欠税的包工头抡着大铁锤,砸开税务局的大门,强行开走查封扣押他们的汽车,税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我们也有狂欢喜悦的时候,当看到所长开着翻斗摩托车,带着满身的疲惫,一脸风尘地从乡镇煤矿回来,守了三天,收来了一笔税款,全年税收任务总算过半的时候,一时间整个税务所里欢腾起来,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高兴的互相推搡着,搧起了“风箱”…….
  有时也下乡,骑的是自行车,一向瘦弱只有75斤的我,硬是骑着一辆男式自行车,风吹着我的头发,我觉得自己像鸟一样飞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如今,看到夏加尔的画,看到那些轻盈地飞翔着的人,我就会想起当年——想起我们曾经为税收工作奋力拚搏的情景,想起所有的欢笑和眼泪;想起所有的清醒和沉醉;想起了那些逝去就再也不肯回来的年轻岁月。
  前几天一个和我一起参加工作,后来调外地工作的同事来看我,我们回忆想起当年的人和事,感慨万千,当年的同事,如今当了领导的有之,入监狱的也有,有的人甚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大多数的人还是像我们一样平凡,一生干着这样平凡的基层税收工作,从青丝直到白发。
  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在付出了青春岁月和汗水的同时,也同时见证了这个城市与乡村成长的喜悦,从林立的高楼、宽阔的大马路、四通八达的公交、休闲舒适的广场公园,从人们喜形与色的幸福表情中,我们收获到了喜悦。
  社会因为有了税收而繁荣,我们因为从事税收工作而自豪。我们这一代人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改变与变迁,见证了地税事业从诞生到茁壮成长的过程,就我们从事的地税而言,从最初的上门摊点收税,到今天的自主办税、网上申报、短信催缴;从税收执法的强制征收,到今天的服务至上,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平等的理念,现代化的洪流冲击着地税事业改革前行,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管是我们作为国家税收法律的执行者,还是缴纳税款的法律遵守者,都潜移默化地经受了文明、进步、法治、公平的洗礼。
  走过一个个沧海桑田,在岁月的磨砺中,我们苍老了容颜,却没有丢失属于自己的灵魂,踏过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未来的路依然在脚下不断地延伸…….
  

作者单位:华亭县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