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疆“务工一族”专列的十五载记忆

18.03.2015  15:25

  中新社兰州3月18日电 题:进疆“务工一族”专列的十五载记忆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

  17日夜晚,来自秦岭山区28岁的魏海东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焦急等待着能早点踏上前往新疆的“淘金”专列。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2000余公里后,他将和千余名务工者再次回到那个已经慢慢熟悉的“他乡”,继续他们的“致富梦”。

  这是今年从甘肃第二大城市天水发往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首趟务工专列。全程运营31个小时,15个沿途停车站,122元人民币的低廉票价……连续15年来,这趟列车已成为“务工一族”进疆的首选交通工具,因此又被称为“淘金”专列。

  三年前,从天津失业不久的魏海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乌鲁木齐谋生,不料这一去竟成为命运的转折点。“只要肯吃苦,勤钻研,就能在那里闯出个名头来!”他笑着说,因常年在新疆工作,有亲戚朋友过年时还亲切地称其为“新疆人”。

  眼下,从事电焊工作的魏海东在新疆每月能拿到近6000元。尽管时间不长,激励他的不仅是这份不菲的月薪,还有当地用人单位“用心留人”的感动。“当地一些单位甚至会专门招聘务工者所在地的厨师,以提高生活质量。”他说。

  自上世纪末,经济发展迅速的新疆成为甘肃、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务工者的首选地区,仅甘肃每年就有数十万名以上务工人员进疆。为满足出行需求,兰州铁路局从2000年春运开始,每年都会增开天水至乌鲁木齐间的旅客列车,为期约一个月。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4年,这趟进疆“淘金”专列已服务进疆务工人员近50万人次。今年,这趟多年为进疆务工者立功的“临时列车”拥有了自己的新“番号”—3669。

  “售票窗口排起的长龙,鱼贯而入的拥挤车厢,混合着旱烟、汗臭味的空气,都是那个时代的春运缩影。”天水车站党委书记于卉铭回忆道,15年前的进疆务工以从事建筑、水利、公路、铁路、矿山等重体力劳动工作者的居多,编织袋、油漆桶、锅碗瓢盆、被子铺盖,所带的行李大包小包应有尽有。

  天水车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高凤丽亦对15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列车晚上10点左右才发车,但不到下午5点,车站前广场上就已经聚满了进疆务工的旅客。

  “分车厢排队、分批次放行、举牌引导进站、上车疏导就坐,几个客运组织环节都要靠客运员手中的‘小喇叭’去完成。”高凤丽告诉记者,因为当时鲜有识字的务工者,不去喊不去说,旅客们没法上车。

  如今,务工者出行携带的轻便拉杆箱取代了此前手中的大包小包。方便快捷的网购车票取代了排长龙“抢票”的拥挤记忆。抽旱烟、嗑瓜子、打扑克等“传统”消磨时间的方式,变成了智能手机中的热播电视剧。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左右开始,此前以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为务工目的地的“务工一族”,逐渐将目标锁定在新疆。“快速发展意味着机会更多”渐成越来越多务工者的共识,近年自天水站进疆务工者数量亦逐年增加。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当年靠力气吃饭的大批务工者们,也摇身一变成了生活富裕的小老板,很多人都把呱呱、面皮、杂烩、散饭等天水特色风味小店开到了新疆。甚至有人把他乡变成故乡,定居在新疆买房、结婚、生子。

  当晚10时许,伴着一声长鸣,这趟载着千余人无数个梦想的“淘金”专列由天水站驶出,奔向2240公里之外的“他乡”。(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