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奋进中的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中国甘肃网11月10日讯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研推广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承担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研究、保护利用、试验开发;承担全省人工草场培植技术、天然草原改良技术、高山细毛羊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综合研发与示范推广;承担全省高山细毛羊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监测分析并协调有关技术与管理问题。
绵羊繁育结硕果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米,属祁连山高寒牧区,始建于1943年,于1980年育成甘肃高山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选育始于1957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阶段,新品种于1980年正式育成,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甘肃高山细毛羊”,同年因贡献突出受国务院嘉奖。1995年甘肃高山细毛羊以其对高海拔的独特适应能力和理想的生产性能优势被国际认可,正式列入《世界动物品种志》。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育成,标志着甘肃省继新疆、内蒙、吉林之后,拥有了本地化的高山型细毛羊育种成果,填补了我国高海拔地区细毛羊育种的空白。
甘肃高山细毛羊育成后,针对品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先后10次引进中美、澳美等高品质细毛种羊对该品种进行了换血改造。于2000年培育成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种群遗传基础的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2003年开始中国美利奴超细品系(高山型)培育,现已建立起高品质优质超细羊核心种群1560只,细度达到16.9微米,净毛率达到62.6%。生产性能总体已赶超新疆、内蒙而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超细羊毛质量达到了可与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抗衡的国际水平。据国内毛纺企业反馈,甘肃超细细羊毛试纺制成率已达到84.18%,试纺毛条除细度离散和毛粒含量外,其它指标均优于相同规格一等澳毛毛条。
迎难而上展风采
肉羊价格持续走高的态势对全国细毛羊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据统计,细毛羊数量10年内下降了30%,而且倒改(细毛母羊产土种羊羔)现象严重。一般而言,培育一个品种至少也要14年的时间,14年改造4代土种羊,才能有95%以上细毛羊的血液,而巩固一个品种需要半个世纪,现实让业内人士痛心疾首。是迎合市场还是坚守阵地?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坚定地选择了后者。据该站站长李范文同志介绍说,坚守细毛羊阵地,就守住了“国毛”的一片天,坚守代表着尊严,代表着贸易平等。千万别小看我们现在的虽份额不多的细羊毛,正是它给了我国对话‘洋毛’的底气。保住细毛羊既保住了广大农牧民的生存权,保住了国毛在国际贸易中话语权和议价权,也保住了新疆、内蒙、青海、西藏等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所发挥的是不可替代的民生、民族和生态效益,绝非单纯的经济效益。
甘肃高山细毛羊从育成至今的30年间,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细毛羊品质提升,从细羊毛数量和质量上有力地支援了民族毛纺工业,并且以其优秀的品质为各细羊毛主产区赢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该站推广多年的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细羊毛的质量,受该站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细毛羊主产区肃南县、天祝县、金昌市永昌羊场的细羊毛品质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改良后羔羊特一级比例大幅增加,种羊质量明显提高,改良羊增重明显,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甘肃日报》2013年2月12日头版以“肃南农牧民纯收入突破九千元大关”为题报道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高山细毛羊产业、设施养殖业、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事实。品种育成后的30年间累计已向甘、青、宁、陕、藏、赣、鄂等省区的86个县市的农牧户推广优质细毛种羊20多万只,累计改良细毛羊2000多万只,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细毛羊是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省区众多少数民族生存的根本和富裕的希望,承载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重大使命。甘肃高山细毛羊育成后,经过长期不懈的改良和培育,羊毛品质指标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仅新疆、内蒙、西藏、青海四个少数民族地区30年间累积引入甘肃高山细毛羊10万多只,改良当地细毛羊1000多万只,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了鲜为人知的贡献。
甘肃高山细毛羊主要养殖在肃南、天祝、金塔、永昌、山丹等沿祁连山的狭长地带。祁连山作为石羊河流域的发源地,不仅影响着河西绿洲的存亡,而且牵动着甘肃经济发展的命脉。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从培育出甘肃高山细毛羊开始,逐步改变了祁连山县域经济带广大农牧民的养殖品种结构。原来农牧户多养殖马、牦牛、山羊等对生态破坏严重的畜种,后来他们被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价值所吸引,养殖比重逐渐提高,同时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还始终坚持科研成果体现生态价值,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为全省祁连山牧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草原生态自然恢复和休养生息以足够的时间。强化草原防蝗、灭鼠、清除毒草的研究与应用,对已退化的草场进行人工补播,加施肥料,使其逐步得以恢复。草畜平衡、生态与保护利用相得益彰,为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典型的案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