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四区创建氛围有待加强

07.11.2015  03:24

    11月6日,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全市文明程度测评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自检相关情况。通报显示,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等近郊四区整体创建氛围不浓、公益广告宣传没有达到要求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红古、榆中、永登、皋兰等远郊四区的城乡接合部及部分村镇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则比较突出。

    总体情况:基本达到了中央和省上测评要求

    根据省文明办关于全省文明程度测评及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10月26日至30日,市文明办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工商局、市统计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测评督查组,对全市八个县区落实全省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进行了测评督查。

    此次测评主要依据《甘肃省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细则操作手册》,督查主要依据《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2015年版)和《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测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和<兰州市2015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迎检测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四种方式,对八个县区进行了测评督查。测评督查组分别审核了各县区上报的档案资料37项,实地考察了32类共300多个点位的创建情况,发放回收调查问卷800份。同时又随机抽

    查了45个点位的工作落实情况。

    本次测评督查重点内容是创建迎检情况、创建氛围营造,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学习宣传,环境整治、诚信建设、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以及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关系的情况。从测评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县区对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都高度重视,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较好,创建的迎检迎测工作安排部署到位,创建工作资料收集规范,特别是经过加强城市管理、整治环境卫生,市容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基本达到了中央和省上测评的要求。

    存在问题:有些细节仍不容忽视

    尽管总体情况良好,但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细节问题,如市容整洁、公益广告宣传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我们抽查的45个点位,是各个县区自己上报的,但是问题仍然那么多,可见对于迎检,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报显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等近郊四区的创建工作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整体创建氛围不浓、公益广告宣传没有达到要求,部分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场所、公园、景点、公交站亭、路牌灯箱等户外宣传阵地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公告。部分户外广告存在内容、格调不高,制作粗制滥造,影响市容美观的问题。

    二是部分街道、社区、小区、居民楼院、单位等区域在显著位置没有设置市民公约、行业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以及“遵德守礼”提示牌,部分小区院内、楼道内普遍存在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现象。

    三是部分医院、商场、银行、电信、供电等窗口行业单位和营业网点在显著位置没有设置行业规范;四是部分宾馆、餐饮店没有设置文明餐桌提示牌;五是部分公园、景区没有设置文明旅游引导牌;六是部分集贸市场存在证照不全、消防设施不全、卫生状况差的现象;七是部分公交枢纽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秩序混乱、乘客不排队、拥挤争抢现象比较普遍;八是部分交通十字路口行人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路口没有设置文明劝导员;九是群众对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的满意度不高。

    其中,近郊四区所辖的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的市容环境卫生也堪忧。如在城关区,雁滩、东岗、红山根等区域周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七里河区,龚家湾、秀川等区域周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安宁区沙井驿区域周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西固区,河口区域周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红古区,窑街镇周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榆中县,定远镇、连搭乡、和平镇沿线周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永登县、皋兰县,县城部分路段和城乡接合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

    特别是在部分远郊县区,大部分乡镇、村环境卫生差,垃圾没有分类处理,基层文明创建活动不经常、不扎实等情况依然存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文明程度测评,不仅要测城市,也要测农村,所以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依然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