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延续平稳扩张态势
摘要: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PMI为51.3%,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站上50%荣枯线,延续平稳扩张态势;非制造业PMI为54.6%,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增长势头。
2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1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PMI为51.3%,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站上50%荣枯线,延续平稳扩张态势;非制造业PMI为54.6%,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增长势头。
有关专家表示,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看,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延续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基本态势。专家建议,政策调控应着重于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微观经济活力。
制造业PMI延续扩张态势
1月份,制造业PMI为51.3%,连续4个月保持在51%以上,为2012年以来同期高点,延续平稳扩张态势。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原材料库存指数与上月持平,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其余7个指数均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说,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缓。1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3.1%和52.8%,分别比上月回落0.2个和0.4个百分点,但供需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受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幅双双回落。1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64.5%和54.7%,分别较上月回落5.1个和4.1个百分点,为连续多月上升后首现回落。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5.7%,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且呈现加速扩张态势,表明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持续加快。
此外,进出口小幅回升。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0.3%和50.7%,分别高于上月0.2个和0.4个百分点,均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结合分项指数来看,2017年经济开局良好,供需保持均衡增长;企业预期良好,节前备货积极;行业基本面保持恢复性回升,结构优化继续深入发展。”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陈中涛说。
不过,调查结果还显示,1月份仍有超四成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和市场需求不足,降低融资成本和扩大有效需求依然是巩固实体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因素。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中有升
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6%,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向好增长势头。
在非制造业PMI的各单项指数中,只有在手订单指数环比有所上升,升幅为0.6个百分点;其余各主要指数环比有所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2017年1月份非制造业PMI小幅上升,连续4个月运行在54%以上,表明2017年开局非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健较快的发展趋势,而服务业活动回升是本月非制造业稳健上升的主要动力。
数据显示,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有所加快。其中,批发、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是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行业。
从建筑业看,受春节假日影响,企业开工率有所降低,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至61.1%,但仍连续5个月保持在60%以上。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继续保持乐观态度。
着力提升微观经济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1月份PMI指数小幅下降,但生产指数继续保持在53%以上的较高水平,工业运行继续保持在景气区间。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等指数均有提高,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表明工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预期比较稳定。
从非制造业看,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2017年伴随着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消费升级的逐步推进,非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动力将会逐步增强。
“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快、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多,产成品价格上涨难,企业盈利空间缩小。”陈中涛分析说,购进价格指数去年以来基本上呈持续上升态势,期间只有短暂回调,已连续4个月保持在60%以上高位。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出厂价格指数去年四季度才形成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今年1月份又出现逆转,回落逾4个百分点至54.7%,低于购进价格指数近10个百分点。这种“一高一低”的局面,如果加剧发展,恐将影响企业生产扩张意愿。
微观活力提高了,宏观经济稳定才有坚实基础。 陈中涛建议,2017年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向好局面,要着重于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微观经济活力:一方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增加企业订单;另一方面要推进供给侧改革,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改善企业盈利状况。(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责任编辑:孙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