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高铁时代的中国铁路
高速铁路、快速铁路、普速铁路是中国铁路三大档次。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就提议修建高速铁路,此后经过十几年反复详细的考察分析与可行性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8年3月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决定建设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真正投入建设开始于 1999年,这条设计时速为250km/h的“秦沈客运专线”悄然开始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之路。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0年末,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7431公里,其中包括既有线提速近3000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30%之多,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中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计划建设超过1.2万千米“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4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正式引进外国高铁技术,全面发展高速铁路就此拉开了帷幕。
2008年8月,中国内地的首条高铁——速度350千米/小时的京津城际铁路在北京奥运会前通车运营。2008年11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方案正式发布,将客运专线规划目标由1.2万千米调整为1.6万千米,此时,中国高铁“四纵四横”规划建造格局已经大致形成。
“四纵四横”铁路网的修建,奠定了我国高铁线路的基础。“四纵”客运专线是指:一是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地区。
“四横”客运专线分别指的是:一是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二是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三是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四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截至2014年底,随着大西高铁太原南至西安北段、沪昆高铁长怀段、绵成乐客运专线、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兰新高铁等一批新线相继通车运营,全国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全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初具规模。
中国高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坚持原始创新、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了由“后发”国家迈进世界高铁先进国家行列的历史性转变。
总体来说,我国高速铁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水平等方面都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高速铁路,以其绿色环保,高速舒适的巨大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中国,正以一个奔跑者的姿态,站在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前沿,与全世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谋划未来,领跑高铁时代!
(参考文献:左辅强、沈中伟:《高铁时代》,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