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户职工家属蜗居过渡房18年 安置房哪去了?

22.06.2016  16:55

    原标题:11户职工家属蜗居过渡房18年

    当年房子被强拆,说好的安置房哪去了?

  公司给职工写的承诺书

  狭小的房间内 “蜗居 ”了18年

   “过渡了18年,现在又要收回过渡房,那我们的安置房呢?”6月21日,龚家湾路158—160号11户居民向本报反映称,他们是省建六公司安装处动力站的职工。18年前,公司拆除了他们的房屋,承诺按内部价给职工分房。可谁知公司偷偷将盖好的新楼卖了出去,没有安置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临时居住在公司的过渡房(公司单身宿舍楼)里,然而这一住就是18年。如今,公司又要将过渡房收回,这让他们到哪里住?

  18年前房屋被强拆

  当日上午,根据11户居民提供的地址,记者来到龚家湾路158—160号。记者注意到,安置11户居民的过渡房是一栋外观靓丽的单身公寓,但进入二楼楼道后,里面的境况让人难以想象:污浊不堪的楼道内摆放了很多破烂家什,有的甚至锅碗瓢盆都置挂在墙上,楼道内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今年65岁的陈信香说,她居住的过渡房就是一个单身宿舍楼,使用面积大概在15平方米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一家生活了整整18年……

  说起自己18年来的生活状况时,陈信香眼中浸满了泪水。她说,父亲是早年支援大西北来到兰州的,就职于省建六公司安装处。拆迁他们房子的时间1998年9月10日上午8时许,她记得很清楚,当时全家人都在睡觉,突然被一阵隆隆的机器声惊醒,起床后发现,省建六公司第五分公司的推土机已开入楼区内,几间房屋已被推倒,由于未能在安置和过渡问题上与该楼主住户签订协议,住户们拒绝搬迁。当时晚报对此次暴力拆迁进行了报道(详见本报1998年9月15日社会新闻4版)。

  报道后,公司答应将他们安置在动力站的单身宿舍楼,并承诺每家可按公司内部价格购买70—75平方米住房一套。得到这样的承诺后,他们就搬进了宿舍楼,没想到这一住就是18年。

  过渡房内蜗居了18年

  住进单身楼后,艰苦的日子让居民们不堪回首。陈信香说,她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既然公司这么安排,他们也就听从了公司的安排。当时他们还小,一家人挤在一个15平方米大小的房间过着“蜗居”的生活,里面一张床和一张沙发就摆满了整个房间,没办法,家家户户都在楼道内做饭,黑漆漆的楼道就是他们活动的地方,并且一层楼只有一个厕所,夏天臭得让人无法入睡,后来,小小的房子不够用,儿女们都长大搬出去租房住。更令他们不能接受的是,这18年来,虽然说是单位的过渡房,但每月还得交房租。

  “公司就等着老人们去世后,把子女撵出去!”宋女士说,她父亲和哥哥都是六公司的职工,去年父亲和哥哥都去世了,公司就派人来说,公司有文件,人都死了,公司就应该收回房子。听到这样的“驱逐令”后,她觉得真是太寒心了。居民都认为,他们已经在这里“蜗居”了18年,父母大多都去世了,也就不要求什么了,希望老人们都在这里居住,没想到公司不但不为他们考虑,反而以这种方式来撵他们走,哪有这种道理?“把我们的房子拆了不安置不说,到头来还要把我们赶出去,还有没有道理了?”现在,他们要求公司重新来说说房子被强拆的事情,要一个合理的答复,给去世的职工一个说法。

  省建六公司:正在调查此事

  就居民们反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建六公司。该公司工会唐主席说,此事他们已经接到反映,但是18年前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也不清楚。目前,她已安排公司的物业了解情况,等了解清楚后,她会召集11户职工家属进行协商,尽快解决此事。 (记者桑杰才让文/图)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