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扎根西北16载研发国家标准试剂检测仪
企业家扎根西北16载研发国家标准试剂检测仪:让疾病无处遁形
图为2010年,车团结在实验室工作。(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兰州3月31日电 (高康迪)16年前,留学回国的车团结选择到他成长的地方——兰州,开始了他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从科研到科研创新再到科技型企业,他直言,“技术是第一,也是根本”。
图为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高康迪 摄科研转化出成果才有意义:埋头搞科研也要找到通道
身为兰州大学学子的车团结对兰州有着特殊的情感,给他指导的导师,跟他一起蹲研究室的同学……这些对于当时的车团结而言,就是科研的后盾,他马不停蹄地跟临床、技术专业领域的两位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想法——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研发“基因检测试剂盒”运用于各类病源检测,这种想法当时就一拍即合。
“想要转化,必须有一个通道。”当时摆在车团结面前有三条路可走,注册公司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委托相关公司转化、与相关公司联合转化。经过几个月寻找,当时兰州没有一家公司符合车团结内心的想法。
当时正值兰州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兰大科技园扶持人才创业,有房租减免,简化注册公司流程等政策,车团结和两位老师凑了50万注册公司,同时拿到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高新区补贴30万元。拿着这80万元启动资金,车团结和两位老师开始了科研生活。
“注册公司就是为了能成功转化科研成果。”成为老板的车团结,和自己的两位老师带着一些研究生组成了一个科研团队,全身心扑在了试剂盒研发上,“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商人,我是个科研工作者”。
车团结回忆,每天就吃一笼包子,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不感觉累,不感觉饿”。
车团结向记者介绍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工作原理。 高康迪 摄企业“活下去”才能做科研:转变观念增加造血项目
随着科研进度的一步步推进,需要的成本花费也越来越多,尽管科研团队的每个人都没有工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启动资金在两年后就没有了。”车团结说。
一心做科研的车团结这才意识到“造血”的重要性,“没有资金意味着接下来的科研无法进行”,车团结开始和团队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服务与试剂代理,因为大多时间还是要花在科研上,费用只能勉强够用。
车团结通过该省创业中心导师开始“寻找投资”。经过争取,该省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进行考察调研,最终该企业形成“政府基金体系+科研团队投入”模式,资金总算得到了解决。
有了资金支撑,车团结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70多种基因检测试剂盒,可是检验试剂是否成熟,需要的试剂仪器只有国外有,需要测试,无疑又是一大笔开销。
“国内只做试剂研发,但是检测设备却没有。”车团结想,此类仪器用途广,长年依赖国外进口,对于国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既然能研发试剂,为什么不试试检测设备。
对照国外仪器标准,车团结研发团队开始了检测设备的“试错”过程,“记不清调整了多少次参数,最后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其余的参数每次只需轻微调整。”就这样,经过4年,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研发成功,并于去年起草该领域产品技术评价国家标准。
图为车团结和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演讲比赛。(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个人和企业融为一体:掌握原创技术才能“弯道超车”
为了能使团队发展更好,车团结科研团队进行了工作重新分配。车团结除了每周例行技术研讨会议,还要飞往全国参加技术交流会议,于是,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候机厅、飞机上等,“参加会议的期间才能有整片时间学习,恶补知识。”
谈及如何在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身份之间来回切换时,车团结告诉记者,“我一直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本意从来不是获利,科研一线工作永远都是第一位,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
正是简单而又明确的“初心”,使得车团结和其团队迈过一个又一个坎,进阶为甘肃省内基因组学与分子诊断科研第一梯队,同时还与985院校、知名院所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有100余项技术产品形成专利。
“目前,我国高端诊断医疗器械产品仍以进口为主,海外五大巨头占据50%的市场,受外部因素制约较为严重,成为技术‘卡脖子’主要领域。”车团结表示,该科研团队将围绕国家“高端医学检测设备”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需求,发展上游高端原创技术,支撑产业升级,“形成行业体系原创技术才有可能实现技术弯道超车。”对此,他非常有信心。
同时,车团结对人才也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能挑起大梁。”于是,车团结提高团队工资待遇,提升职业发展空间。
“静下心来,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如今,车团结白天专心做企业经营业务,晚上在实验室里紧盯项目研发,渐渐对“企业家”的身份有了新的理解,“个人和企业要融为一体,互相成就,才能走得更远”。(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