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数十载治沙意外成景 产业创新助沙海"披绿添金"

28.04.2022  08:43

  中新网兰州4月27日电 (记者 冯志军)4月底,在河西走廊中段北侧、巴丹吉林漠边缘,逐渐抽出绿芽的各类沙生植物,以及一望无际的固沙草方格,在与满目荒芜的大漠“对峙”中颇显生机。作为当地数十载防沙治沙的重要节点,与此连绵成片的胡杨林,不仅成为生态治理的典范,并意外成为丝路“新景观”。

  在甘肃酒泉市金塔县,逾六成面积系荒漠化,是甘肃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县城及9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到风沙危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历届政府把防沙、治沙当作振兴经济的治本措施来抓。

  “通过全民总动员式的防沙治沙进程,近五六年来,各类沙生植物又向大漠深处推进了约10公里。”30多年来,金塔县森林资源工作站副站长李永华从未间断与风沙“较劲”,近年亲眼目睹了披上点点“绿装”的黄沙变得越来越“温柔”,他也更坚定了“把更多荒漠变绿洲”的信心和决心。

图为4月底,金塔胡杨林核心景区金波湖畔风光。 冯志军 摄

  每年春季,金塔居民会自备干粮,带上苗木工具,从四面八方涌向各个沙漠边缘、重点风沙口和戈壁荒滩……李永华告诉中新网记者,昔日金塔黄沙肆虐的可怕景象,至今还让不少居民都“谈沙色变”,所以“防沙治沙”几乎是每个当地人从小就已掌握的技能,因而也有了数十年几代人的“薪火传递”。

  然而,金塔年均降雨量不足6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多毫米,真正让每一棵栽植的树苗都如期成活,所付出的并不比养活一个孩子少。由此,当地积极探索多种治沙模式,有效控制土地沙化进程。在各类治沙植物中,红柳与沙枣树是被选择较多的固沙苗木。

  金塔县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固沙效果极强的红柳每年会有两茬花期,沿着公路两旁蔓延铺开的粉红色或玫红色的花海,会成为独特的景观走廊。而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的沙枣树可谓浑身是宝,每年五六月,空气里都弥漫着沙枣花香,可食用的沙枣,还被当地民众开发出多类地域特色美食。

  除了因地制宜持续探索各种创新的防沙治沙技术外,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从“沙海淘金”,也被当地纳入生态治理考量之中。

  据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魏财介绍,近年来,金塔还大力推进工业治沙,将流动沙丘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并在沙害严重的白水泉沙系腹地规划建设了建材产业园,入驻“吃沙”企业10余家,年产蒸压加气块35万立方米、灰砖1.5亿块、商品混凝土40万立方米,每年可消耗流沙50万立方米。

图为4月底,金塔胡杨林核心景区金波湖畔风光。 冯志军 摄

  近年来,“胡杨生态游”已成为享誉西北乃至全国的丝绸之路旅游名片,这被视为当地生态建设的典范。但在40多年前,这里还满目皆是光秃秃的荒漠,大风一起,沙丘随风往县城里“”。

  “当时为抵御遮天蔽日的风沙危害,我们大规模栽植生命力极强、固沙效果又好的胡杨,通过一代代人精心呵护,胡杨林面积越来越大,没想到现在成了外来游客心之向往的旅游胜地。”作为较早参与胡杨栽植的治沙人,今年67岁的金塔县胡杨林场原副场长王端政,在对比今昔变化后,长时间沉浸于唏嘘感慨之中。

  金塔县官方表示,继近年启动“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公益行动,今年当地还将积极争取华为公益造林项目、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围绕重点风沙沿线和沙化土地治理,持续巩固壮大防沙治沙成果。(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