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看陇药产业

04.12.2015  18:09

  我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十二五”以来,我省紧紧抓住陇药产业发展契机,通过招商引资、整合重组、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制药企业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省委省政府将陇药产业确定为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陇药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383.7万亩,产量99.37万吨。医药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90%和121%。去年,陇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2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12亿元,增长14.43%,远远高于我省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利税总额21.06亿元,增长20.28%。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5亿元,同比增长16%,主营业务收入相比2010年成功实现翻番。

  可以说,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陇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扶贫攻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资源优势明显,工业化水平提高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全省现有药用资源品种1527种,其中传统地道品种当归、党参、黄(红)芪、甘草、大黄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岷县当归等12个品种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

  中药材主产区岷县已发展各类中药材加工企业124户,形成了以中药材饮片、药片、中药提取物、化妆品及保健食品为主的产品格局。中药材产业项目的建设实施,延伸了产业链条,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已成为岷县提升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

  2014年,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253.2亿元,交易额206.9亿元,税金2.4亿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48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7%。

  尝到发展中药材产业“甜头”的不止这两个县,目前全省有20多个县(区)中药材种植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主要分布在定西、陇南及河西部分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医药工业近年取得长足发展。今年1-6月,全省规模以上制药企业95户,比上年增加15户,增长22.5%;完成工业增加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2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8.22亿元,同比增长17.8%,利税总额10.34亿元,同比增长12.8%。“十二五”以来,我省实施了一批重大陇药项目。2011-2014年,陇药专项累计扶持陇药工业项目207个。

  同时,我省招商引资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政策引导,一批国内大型医药企业相继落地甘肃,广东一方、康美药业、太极集团、九州通、神威药业等12户企业投资建厂。康美甘肃西部中药城有限公司现代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太极集团甘肃天水羲皇阿胶有限公司年产阿胶650吨生产线建设、九州通中药材深加工综合产业园建设、哈达铺华昌国际药材物流城等“十二五”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7亿元,占总投资的35.2%。

  全国市场“看甘肃”

  10月22日上午6时,陇西首阳中药材市场已经热闹得如同过年,繁忙的市场里正在传递着一个积极的信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价格低迷后,2015年岁末我省优势中药材价格开始反弹。当归干统货每公斤上涨10多元,稳定在40元左右,与此同时,党参、黄芪每公斤的价格也上涨5—7元。记者走访药商药农后发现,与价格阶段性上涨相比,真正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我省优势中药材已经初步掌握价格话语权,这对我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省陇药种植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资源优势明显。奇怪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优势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等价格话语权尽在外地客商。陇西县中医药局局长王仲良从事中药材管理15年,他认为之所以出现产地价格话语权弱势是由于种植粗放、经营分散、品牌不强导致的。他进一步分析,实地调研发现,药材好才是硬道理,积极推进种植标准化是价格好的关键;其次,种植经营成体系也会影响价格走势;最后,中药材价格还和仓储物流关系紧密,“存得住、运得出”才有资格在价格上“叫板”。陇西是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为扭转价格颓势,近年全县已建立标准化种植面积15万亩;全县较大规模中药材加工企业及个体户年加工转化中药材13.3万吨,实现产值33.5亿元,这让原本分散经营的局面大大改观。目前有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33家,静态仓储能力53.8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周转量达100万吨。“联散为营”再加上资源优势使得陇西中药材抗价格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渭源县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飞对于药材价格更敏感,今年6月,他深深感受到了党参价格话语权带来的利好。“当时党参价格最低已经到了每公斤11元,我们走货时全国各大药材市场都不看好。我们通过对本地市场交易量分析后认为,党参价格年内一定会上涨,结果价格一路上涨到每公斤37元。”

  “就党参来说,目前已形成全国市场看甘肃的局面。甘肃涨,全国各大市场跟着涨;甘肃跌,全国跟着跌,我们具有价格话语权。”他很自豪地说道。无论是药商还是药材主管部门普遍认为,产地逐渐掌握价格话语权对于我省陇药产业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记者伏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