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应坚守“节支”政策底线

21.10.2014  02:2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已近百日。公车改革正在进行,受到社会热议,也不乏质疑。人民日报“求证”栏目10月20日起将推出一组报道,栏目称以此破除讹传误导迷雾,以期公车改革顺利推进。

    今年7月,新一轮公车改革已全面启动。本次公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可以预料,如果配套措施迅速跟进,各地执行有力,公车改革在破除官本位,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开支,更加便捷、透明保障普通公务出行,特别是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等方面,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然而,从此前多地试行情况来看,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公车社会化,因为客观上增加了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一直难逃“公车改革等于公务员加薪”的非议。再者,在已经试点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地方,“官越大公务活动越多”是设定补贴的基本思路,补贴标准的差异太大,也饱受公众诟病。再者,一些媒体对湖南某贫困县“车改省千万,车补四千万”的误读,更引发了人们对“公车改革后花钱更多”的质疑。

    因此,实施公车改革,应始终坚守节约开支的政策底线。各地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务用车实际情况,采取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做法,逐步取消机关公车,发放货币化补贴,鼓励公务员自行购车或乘坐社会公共交通车辆,解决公务交通问题。同时,发放程序应规范清楚,发放标准应较为合理和固定,监管应更具可操作性。特别是,补贴标准要征求民意,并将该项支出成本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当然,如何向公众解释,并得到多数人认同,是逃不掉的难题。因此,公车改革,一定要注意传播学上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决策者来说,向公众解释“公车改革有利于节约开支”,比解释清楚“公车改革不等于给公务员加薪”,显然要简单明了得多。特别是,在实施公车改革过程中,各地不能关起门定“标准”;要知道,节约行政开支,本来就合乎民意,引进适当的公众参与,比如开听证会,更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