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被“黑户”同名同姓嫌犯冒用 天水小伙好苦恼

18.12.2015  09:51

    身份信息被“黑户”同名同姓嫌犯冒用

    天水小伙张小军一有动静警察就会找上门

    不管走到哪里 他都要拿着“无罪证明

在外地打工的张小军 天天天水网 资料图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只因与同村的人同名同姓,最近3年的时间里,天水市清水县金集镇张牛村的张小军遭遇着无法预料的劫难和麻烦。被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女友怀疑他有前科而分手,住宾馆被警察带走,出门坐车被警察盘查。这一切就像一个猜不出答案的谜团,又似一股无形的压力,让张小军感到迷茫和无奈。近3年的时间里,张小军总拿着一张当地公安开具的清白“证明”来证明着自己的清白。他疑惑不解的是,本来清白的自己为何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无处躲藏的“违法人员

  拿着一张当地公安开具的清白“证明”,张小军气不打一处来。最近3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外打工的他无论走到哪都会被当做违法人员被警察盘查,甚至带走调查。一直在外打工。

  尽管他手里的清白“证明”,一再强调他并无违法记录。但被人无故盘查,怀疑的眼神让他内心几乎奔溃。而这一切,从2009年唐山警方的一次盘查后,再无休止。噩梦般的日子也从此开始。张小军说自己时常在解释一句话:“我真的不是嫌疑犯。”每遇一次盘查,他都会如此解释。这么多年里,张小军已经记不清把这句话重复了多少次。

  “当时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在唐山迁安市出差,登记好酒店没一会儿,就有派出所的警察过来专门盘问我,并警告我在唐山不要犯事儿,他们会一直盯着我的。”这是张小军生平第一次遭遇警察盘问,紧张而又害怕。“我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为何警察要以盘问嫌犯的口气询问,甚至口气略带威胁。”张小军感到纳闷。同事劝慰他,也许是警察搞错,让他别往心里去。说起来,这还是张小军第一次被警察问话,毕竟没做过违法犯罪的事,张小军也仅仅以为是警察搞错了。但随后接二连三的经历却让他如坐针毡。张小军说,自唐山遭遇警察的第一次盘查之后,无论他走到哪,派出所民警时常出现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换了新工作、搬了新住处,民警肯定会上门来查。

  “记得有一次,民警来工作单位登记我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信息,我问为啥只登记我的,警察回复:是政策要求登记管制”。张小军说,这样的检查让不少同事都觉得他是“有过事儿”的嫌疑犯,开始用异样的眼神和怀疑的态度有意疏远他。“我印象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单位同事丢了手机,报警后警察来公司就直接把我带走了,到了派出所也不听我的解释,就直接告诉我有偷盗的犯罪前科,让我自己老实交代。

  如此的遭遇,张小军一个又一个地经历着。从唐山的那一次警察盘查开始,他在北京被盘查过四五次,无锡有过一次,在上海被盘查过十多次……6年来,只要是张小军走过的城市,无论是坐地铁还是住宾馆,被警方盘查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他似乎成了一个无处躲藏的“嫌疑犯”。

  身份被冒用后的失业和失恋

  让张小军郁闷而无奈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无故的盘查。

  2010年,他在北京一家单位打工时,因为被无故怀疑成“嫌犯”而遭到了辞退。

  更让张小军黯然神伤的是,他的第一个女朋友就因为这个无端被怀疑而分手。在女友看来,别人都以为他是违法犯罪人员,她也无法打消这样的怀疑。

  一连串的遭遇就像是一个黑暗的谜团,也好似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张小军喘不过气来,但却无可奈何。直到张小军在无锡又一次被带进派出所后,他才了解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出现了问题,上面显示他曾在陕西偷盗过手机,在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偷盗过摩托车。更具趣味的是,他还曾在监狱管制劳教一年,更有戒毒经历。

  “我从来都没有干过违法犯罪的事情。”一向规矩的张小军说,当他看到这些身份记录时,第一反应就是远在老家同名同姓的另一个张小军。

  与同村嫌犯同名的后果

  在清水县金集镇金牛村,张小军和另一个同年出生的人,不仅同名同姓,而且出生日期也只差一天,长相也有几分相似。

  正是这个和他同名的张小军一次次的违法,且冒用了他的身份信息,于是没有违法记录的张小军才遭遇着一次次的怀疑,一次次的盘查。一个值得惊讶的事实是,冒用张小军身份信息的另一个张小军竟是个黑户。

  “两位张小军中有一位是之前没有身份信息的,今年才刚刚补录。”天水市清水县公安局金牛镇民警陈立刚证实,是张牛村那位没有身份信息的村民张某盗用了在外地打工的张小军的身份信息,因为他曾犯罪入狱,所以这些信息被录入了公安部门的犯罪记录当中,使得这个张小军变成了“违法犯罪人员”。

  派出所还证实,那个有违法记录的嫌犯自出生以来由于家庭变故等诸多原因,没有进行户籍登记,也没有办理身份证。这几年,由于黑户张小军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无法出门打工,游手好闲中慢慢沾染上了偷盗的恶习,渐渐发展成以小偷小摸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在被公安部门抓获后,他冒充了同村同名同姓的张小军的身份信息,后来他在其他地方也因为犯罪受到过处理,都被统统录入了张小军的名下。

  清白“证明”证明不了清白

  张小军说,最近3年时间里,他就是在清白和不清白之间,在怀疑和猜疑中度过着。而唯一能证明他清白的,就是在2013年户口所在地金集镇派出所开出的一张手写“无罪证明”。

  在上个月上海浦东新区的地铁站,当张小军被查时就拿出了这张证明,“警察虽然还是不太相信,但至少比我自己解释的要好一些,不过有时候忘带了就会很麻烦。”他无奈地说。

  从2013年开始,张小军为了消除那些无故的犯罪记录而苦苦奔走,当时相关部门表示会尽量解决此事,但两年了,这一过程却依旧没有结果。

  由于经常随身携带的缘故,张小军手中的清白“证明”已经折叠得皱皱巴巴,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被折烂。在证明中,写明了张小军的姓名、家庭住址、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以及身份证号,随后写着,其本人无违法犯罪记录,其身份证信息被同村同名同姓张小军冒用犯罪等等。

  对此,张小军户籍所在地金集派出所民警陈立刚也很无奈。在他们得知张小军身份信息被冒用后,首先为张小军开具了“无罪证明”,随后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补录了身份信息,办理身份证和户口簿。但后来的补救依然无法还张小军以清白。记录在张小军名下的犯罪记录,他们也无能为力。

  “一开始将信息录错的是陕西的相关部门,后来犯罪嫌疑人张某因犯案被刑警队抓住后,张某就直接报了张小军的信息。张某就是故意背熟了张小军的身份证号码,犯罪被处理时直接错报,相当于一种掩护。”天水市麦积区公安分局刑警二队队长张志军解释着。

  张志军说,要消除犯罪记录,不仅需要通过公安系统,还有司法系统,程序比较复杂,而且当时首次录错的部门在外省,协调起来也很麻烦,“现在该做的报告我们也已经全部上报了。”“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尽快将这些子虚乌有的犯罪记录清除,毕竟现在是信息时代,我已经因为这些事情麻烦了半辈子,往后的生活也不想自己、家人和孩子再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张小军如是说。

  “记录容易,但消除却如此大费周折。”为了消除犯罪记录而奔走的张小军觉得自己最近3年的生活就像双面人生,悲喜相叠。 (首席记者 唐学仁 记者 刘东亮)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