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要“以水为师”

30.05.2014  12:05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乳。老子之师常枞去世前赠语老子日:“以水为师,上善若水”。在“师法自然”的古代,诸子先哲们从水中看到了“善”,悟出了“道”,甚至从中孕育了东方民族最初的哲学雏形。践行群众路线,要以水为师,学习其“利他”、“处下”、“不争”之品质。

  处下。“江海之所以能成百谷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湖海不与溪涧争高,把自己置于最低的位置,因此成其浩瀚。此处老子将水流归入江海比作民众归顺明君,即明君只有将位置放在民众之下,把利益置于民众之后,才能天下归心。若把领导干部比作水,将人民群众比作乳,只有水“就下”,放低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认可,真正“水乳交融”。现在有的干部本领不多,脾气不少;官职不大,架子不小;能力不足,官气十足。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首先需要有水往低处流的低姿态,学习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品质,在群众面前永远保持谦虚、谦卑、谦逊的姿态,以群众为镜、拜群众为师,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要俯下身子、放下面子、舍弃车子,走出机关、走出大院、走向田间,将自己融入群众之中,食群众之五谷、品群众之咸淡,同百姓一道,话话家常、聊聊农事,与百姓一起,同吃一顿饭、同坐一张桌;要用眼体察民情、用心体验民生、用爱体会民意,对待群众柔情似水。

  利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非常接近于“道”。圣人借水之“利万物”的品质来比喻做人不仅要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还要去做众人厌恶不做的事。,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然而,现在某些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渐淡化,对群众颐指气使冷若冰霜,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高高挂起,甚至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自己上位升迁的垫脚石,变成了群众怨声载道的“政绩工程”,变成了谋一己私利、徇法外私情的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最终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辜负了人民的嘱托,走向了罪恶的深渊。“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学习水“利万物”的品质,决策时多从群众角度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从实际效应出发,杜绝逆民意、伤民心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花样工程,以百姓心为心,把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政绩评价的标准;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患意识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宗旨意识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意识,将群众的苦事、难事当做自己的分内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群众嘱咐担在肩上,将群众忧乐刻在心中,与群众相濡以沫,对待事业从善如水。

  不争。“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伟大的“道”就像四处漫流的河水一样,周流左右无所不在;万物依靠它生长它从不拒绝,一切大功告成也不自以为有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不去主宰统摄,似乎可以说很微小;万物都归附于它它却不去主宰统摄,又似乎可以说很伟大。“帝不居德,王不居功。”古有范蠡功成身退隐姓埋名,而后有陈云同志“不居功,不自恃”。然而现在部分党员干部在成绩面前自诩自傲,丧失了领导干部谦虚谨慎的品格;在名利浮华中迷失自我,丧失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秉性,导致心为物役、心为利累、心为权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学习水“与万物不争”,学习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放下急躁之心、浮夸之心,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觉悟、以“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气节、以“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的超然、以“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的超脱,保持知足常乐、豁达宽容的心态,在其位谋其政不谋其名,忧其民不忧其利。平和地看待宦海沉浮,理性地看待权力浮华。淡然看待荣华富贵,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权、不争贵,对待名利淡泊如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领导干部只有真正以水为师,对待群众柔情如水,对待事业从善如水,对待名利淡泊如水,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实现鱼水共融、舟水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