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徐存明就“出租车停运事件”答记者问

30.07.2014  04:59

  原标题:坚定不移推进出租车经营权重新配置——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徐存明答记者问

   中国甘肃网7月29日讯   据中国庆阳网消息7月28日,就市民关注的出租车“两权归企”改革政策、经营权重新配置、如何治理经营者私下炒卖出租车户等问题,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徐存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最近,市上出台了《庆阳市西峰城区出租车报废更新重新许可有关问题的办法》,引发了部分出租车经营者停运出租车,串联聚集,请您谈谈相关情况。

  徐存明:随着《庆阳市西峰城区出租车报废更新重新许可有关问题的办法》的出台,由于一部分出租车经营者误读和曲解了相关法规政策,引发了部分出租车经营者停运出租车,串联聚集。

  26日16时,西峰城区兰州东路万世天然气公司加气站公路两侧,约有60辆出租汽车有序聚集停放,在公安、运管人员的劝说下于19时许解散;27日9时左右,在兰州东路太阳能城附近,约有80多辆出租车再次聚集,经公安、运管人员劝说后解散;27日16时至19时,先后有4批次近200名出租车经营者,在南大街毛家饭店附近和市120急救中心、安定西路东口、长庆南路等地聚集,拦截过往正常营运的出租车扩大聚集范围,在公安机关进行外围调查时,部分出租车从业人员还到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南街派出所聚集,数名涉嫌违法人员被公安机关传唤审查,其他人员随后解散。

  7月28日上午,约有300多名出租车经营者和驾驶员再次聚集在和谐广场,个别不法人员乘机传播谣言,煽动闹事,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集专题会议研究,对妥善处理串联聚集问题、畅通经营者诉求渠道、依法规范出租车经营管理、全力维护公共秩序安全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公安、交通、运管、交警等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与串联聚集的经营者及时进行沟通、座谈和对话,深入调查了解出租车经营者的诉求,回应社会关切,解读政策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交通秩序。

  据初步调查,这次出租车经营者串联聚集事件,主要是个别出租车经营者对市政府作出的启动公共交通运营体制改革、实行出租车“两权归企”、经营权重新配置等决策存在不满情绪,由少数人煽动串联,采取非正常方式、非正常渠道向政府施压的不当行为,是扰乱公共秩序和妨害社会管理的违法行为。

  对于这次出租车经营者串联聚集事件,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果断处置,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保障多数出租车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我市出租客运市场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出租车经营权重新配置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启动实施的,出租车经营权重新配置的核心是什么?

  徐存明:我市出租客运市场从1997年起步发展至今,全市出租车客运企业达到19户,出租汽车1751辆,从业人员2700多人。其中,西峰城区有出租车客运企业4户,出租车879辆,从业人员1800多人,均为挂靠经营。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和出租运力配置之间的供需关系出现严重不平衡,“打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加之出租车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主体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出租车捡客、挑客、拼座、拒载、不使用计价器、乱收费、服务差、炒买炒卖“车户”等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鉴于西峰城区出租车运营不能满足公共交通服务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对公共交通意见集中、改革呼声强烈的现状,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作出了全面深化公共交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决定把包括出租车经营体制改革在内的城区公共交通体制改革,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即知即改的“一号工程”,切实解决出租车管理运营不规范、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从2013年8月开始,庆阳市政府就组织有关方面开展调研,征询意见,研究措施,谋划改革。今年3月,市上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区公共交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迅速开展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庆阳市公共交通运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组建了庆阳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标志着备受市民关注的全市公共交通运营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实施。随后,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市区出租车运力现状、实载率、运力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和综合分析测算。4月18日,庆阳市政府举行了公共交通运营体制改革(城市公交和城市出租)听证会,包括出租车从业人员代表、出租车公司代表在内的社会各界代表22人出席听证会,34人现场旁听。从听证会现场收集的意见建议和会后整理的旁听人意见反映,社会各界对市政府推进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工作广泛赞许和完全支持,认为《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顺应民意,符合庆阳实际。市政府根据改革实施方案,计划分期分批新投放68辆清洁燃料公交车和200辆油气双燃料出租车,缓解公共交通压力,满足公众出行需求。这项改革举措,是在广泛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基础上作出的,市民群众通过网络等不同形式,对公交运营体制改革表达了热切期盼,并强烈呼吁改革方案尽早付诸实施。

  出租车经营权重新配置的核心是“两权归企”。所谓“两权归企”,就是从今年起,西峰城区所有出租汽车在其经营期限届满后,由原经营者重新提出经营许可申请,再延长一个经营周期(8年)。经营期届满后,由出租车管理机构依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和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诚信考核结果,将出租车经营权重新进行配置,以后逐年规范和过渡,真正实现“两权归企”的运营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以产权为基础,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引导出租车经营权和所有权“两权归企”的车辆公司化经营,探索产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

  实行“两权归企”,是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甘政办发〔2006〕79号)《关于印发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方案和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解决个体出租车经营者独占出租经营权公共资源,长期垄断经营的问题;有利于解决经营者私下违规炒卖出租车户,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稳定行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方便市民出行。

  记者:最近,出租车行业经营者中有一种说法,认为“两权归企”就是政府收回经营权。请徐局长谈谈“两权归企”和收回经营权是否是一回事?

  徐存明:“两权归企”和政府收回经营权,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把“两权归企”等同于政府收回经营权,是一种误读,也是一种曲解。

  “两权归企”是一种公司化管理模式,是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主体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科学方式。我市实行出租车“两权归企”,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出租车户炒买炒卖现象,化解出租车经营者因炒卖车户带来的风险,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从2003年开始,我市一些出租车企业和经营者私下炒卖车户的现象开始露头,且炒卖价格逐年上升。目前,出租车户已炒到每辆40多万元。如果任由这种地下交易无休止地进行,伤害的不仅仅是经营者的利益,而且会严重影响公共交通经营秩序。

  记者:有部分出租车经营者反映,出租车经营效益较差,请问徐局长,是这回事吗?

  徐存明:关于出租车经营效益问题,经测算,西峰城区每辆出租车,扣除燃修、保险、税金、折旧和管理费用后,月经营收入一般都在5000元以上。在庆阳这样一个消费相对较低的地区来说,经营效益是可观的。部分经营者反映经营效益差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情况。

  记者:如何治理经营者私下炒卖出租车户的问题?

  徐存明:根据甘肃省建设厅、交通厅、财政厅、计委、公安厅印发的(甘交运[2002]4号)文件规定,出租车户是国家政策配置的公共资源,严禁出租车户炒卖行为。私下炒卖出租车户,是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要结合出租车经营权重新配置和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加大打击炒卖出租车户行为的力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私下交易行为。凡是国家公职人员参与炒卖出租车户的,要依照党纪法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记者:此次事件,会不会对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造成影响?

  徐存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明确表示,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是事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大事。当大多数人的利益遇到少数人的利益时,我们政府要权衡,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阻拦”,我们便畏首畏尾,放弃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中断这项利民改革。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按期实现既定目标,给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