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甘肃山丹,一生最幸福的岁月

18.05.2021  13:40

  (外国友人与中共)路易·艾:甘肃山丹,一生最幸福的岁月

  中新社兰州5月18日电 题:路易·艾黎:甘肃山丹,一生最幸福的岁月

  作者 丁思 艾庆龙

  “你们是要喝茶,还是喝咖啡?”面对来访者,年已80岁的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老馆长王自刚乐呵呵地迎接大家。作为路易·艾黎在中国晚年生活的“忘年交”,无论是生活饮食,穿着打扮,抑或是为人处事,这位西北老人的身上都深深印刻着“艾黎印记”。他说,“艾老对我而言,既像父亲,更是朋友。

  路易·艾黎,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1987年在北京逝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60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工业合作社运动,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力量。

  20世纪40年代,艾黎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在陕西省凤县双石铺创办了西北第一所培黎工艺学校。命名为培黎,意即“为中国的黎明培养人才”。1943年底该校搬迁到甘肃省山丹县,一度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设有约20门专业,供学生实习和生产,招收贫寒子弟,安排农民就业。

  艾黎与当地民众生活了近10年,山丹被他视为“第二故乡”。他在自传中写道,“我一生中最满意的一段时期,无疑是在甘肃山丹同农村青年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走进山丹,随处可见艾黎留下的印记,城市新区主街道命名为艾黎大道、艾黎国际大酒店、艾黎纪念馆……艾黎俨然已成为当地一个文化符号和名片。

  “白色衬衣长袖,外搭一件薄毛衣,一条宽大的短裤格外引人注目。”1973年,定居北京之后的艾黎第三次重访山丹,当时任教山丹一中、作为学校接待组成员的王自刚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那一年,王自刚32岁,艾黎76岁,两人并无直接交流。

  “那天正下着毛毛雨,有人为他撑开了雨伞,艾老拒绝说‘龙首山戴帽帽,大雨下得起泡泡。山头没有云,没戴帽帽,不会下大的’。”王自刚说,“没想到艾老对于山丹的一切都如此熟悉。

  1979年,艾黎再次访问山丹,时任山丹县文化馆馆长的王自刚陪同艾黎参观。“读书、摄影、研究文物是艾老的业余爱好,他对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痴迷,并如数家珍。我给他介绍时,他听得津津有味,还讲述了更多关于四坝文化的发现、保护和定名等。”王自刚回忆说。

  “当艾老看到馆内展出了他此前在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工作期间使用过的工具,他眼睛里闪着光,高兴极了。”王自刚说,更让他没想到的是,1980年3月14日,他收到了艾老的一封信,要将其在中国收集的珍贵历史文物,全部捐赠给他在中国的故乡——山丹。

  艾黎在自传中写道,“我在1979年去访问时,山丹文化馆的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说,“山丹离都市远,那里的老百姓不容易看到,文物还是送到山丹好。

  “到了北京,艾老带我参观他收藏的文物,边看边说,‘这是你的,这也是你的,我现在可以物归原主了’。”王自刚感动地说,“临走时,艾老掏出50元(人民币,下同)给我,我拒绝不要,艾老的秘书李建平也帮我说话,艾老有些生气地对秘书说,你不懂的,那儿很苦……

  “帮助中国穷人”的理念贯穿了艾黎一生。“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穷娃娃们。”王自刚说,在山丹期间,艾黎时常购买大量鱼肝油,补养大批营养不良的儿童,照顾孩子们日常生活,教他们知识和技术。

  “艾老还是个娃娃头,他上街要拿上许多水果糖,孩子们看到他就一哄而上围住他,他亲亲这个脸蛋,又摸摸那个脑袋,高兴了在娃娃们的屁股上抽上一巴掌,一点也不嫌弃这些穷娃娃,反倒觉得和这些孩子们交朋友是他的快乐。”王自刚回忆说。

  艾黎将最多的爱给了山丹,他晚年提出的修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兴建培黎图书馆、重建山丹培黎学校三件事都在山丹完成。王自刚成为这其中重要的执行者和联络人。

  3700多件文物由王自刚先后从北京接运到了山丹。1982年,85岁的艾黎从北京赶来参加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开幕式。他开心地说,“重访山丹是最合我心意的事情,因为我一向把在这里度过的岁月看作是我一生最幸福的年代。

  通过一封封信件,关心中国现代陶瓷发展、山丹职业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都成为这对老朋友在过往岁月中谈论最多的话题。采访当日,王自刚手捧信件,认真地读起来,时而表情严肃,时而又因读到一些琐事而露出笑容。

  艾黎终生未婚,但却收养了不少中国孩子。艾黎秘书李建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艾黎基本没什么积蓄。每月工资800元,扣除生活费之后,剩下的钱不是为山丹培黎图书馆买书,就是资助学校的建设。他去世时,银行里的存款只有3400多元。

  1987年,恢复重建的甘肃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开学。1994年更名为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2020年,甘肃官方宣布,依托该校成立培黎职业学院,旨在培养更多分门别类的技术人才,延续“艾黎情”。

  培黎职业学院院长彭东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艾黎提出的从哪里来,到哪里的去的思想很超前,他鼓励年轻人从农村中来,学好技术后再回到农村,建设家乡,这与当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艾老是山丹和海外开展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彭东军说,经由艾老的“牵线搭桥”,甘肃山丹和新西兰教育组织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互动,多位新西兰外教在该校从事应用英语教学,这在全国职校中也实属罕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评价说:“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

  1988年,遵照遗嘱,艾黎的骨灰一半撒在他工作和生活的山丹四坝滩上,另一半安葬在山丹河畔的艾黎与何克陵园。

  如今,艾黎依旧守望着这片他深爱的西北土地,见证这座丝路小城每一天的变化和成长,静静地延续着“架桥者”这个角色。(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