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进校园快乐就好

16.04.2015  03:04

    近日,城关区教育局正式下发了《城关区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每一所学校每学期原则上不少于10课时的足球课,同时,足球踢得怎么样将直接与学校绩效挂钩,进入年底总评。(相关报道见4月14日《兰州日报》四版)

    对于足球进校园这个话题,我们还是要从培养青少年的体质谈起。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既能锻炼体力,提高基本身体素质,作为竞技体育,在增强体质之外,又可以磨炼意志,培养拼搏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甚至经历比赛胜负的过程,也是进行挫折教育也是一种好方式。因此,让足球进入校园,不仅使让学生个人受益,也能促使素质教育进一步回归。此外,校园足球真正实现了“从娃娃抓起”的宗旨,这正是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振兴足球事业的必经之路。

    当然,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搞多少个足球特色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甚至教授点足球理论和简单足球技法这么简单。从育人的角度来讲,校园足球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身体素质、团队意识、拼搏精神。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培养足球明星,校园足球的任务就是普及足球项目,通过营造足球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为足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培养群众基础。因此,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理应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它成为学生在校的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而不能去追求比赛成绩,让学生回归通过踢足球获得锻炼与快乐的本源。

    除了观念上的问题,发展校园足球还需要切实的硬件投入。缺乏场地是限制校园足球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城市里的中小学,现在能拥有一块可以开展足球运动的场地都属凤毛麟角,这不是教育部门或者体育部门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在落实城市发展规划和改进教育设施时给予切实的考虑。当然,校园足球不一定非要标准场地才能开展,关键是要建立一种足球文化,让具备一定条件的学校能够将足球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当中。事实上,很多学校虽然不具备开展大场地足球的条件,但只要对操场进行一定的改造,还是可以开展小场地足球活动。

    最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家长和教师的观念问题。在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踢足球和其他业余爱好一样,都属于影响学业的非学习项目。如果这个观念不能扭转,开展校园足球就只能是做做样子,甚至又再次沦为应试教育的产物,成为学生们不堪重负的另一个课业负担。所以,足球进校园的关键还在于成年人们愿不愿、敢不敢把踢球的时间和机会真正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心中焕发起对足球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