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起一座高楼有多难?纽约新世贸中心重生

25.11.2014  14:20

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一号楼矗立在曼哈顿高楼大厦之间 □资料照片

    核心提示:

    11月3日,“9·11”恐怖袭击事件13年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自由塔”终于开门营业了。

    据悉,重建后的一号楼高104层,总投资39亿美元(1美元约合6.14元人民币),是美国最高建筑。新世贸中心于2001年年底开始筹建,2006年动工,全部工程定于2015年完工,重建之路预计历时14年。

    2001年年底开始筹建,2006年动工,2014年部分大楼营业,全部工程定于2015年完工,十几年的重建路虽然曲折却也反映了美国人的做事风格——在各方利益的制衡下,达到最终目标的妥协。

    6套初步方案均被质疑

    纽约世贸中心在“9·11”恐怖袭击中倒塌后,对于世贸中心遗址未来走向的讨论从未停止。

    2001年年底,纽约州和纽约市政府下令组成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负责规划和协调世贸中心原址及周围地区的重建工程、监督联邦政府拨付的200亿美元重建资金的使用。

    2002年4月,下城发展公司首次公布了世贸中心原址的重建设想,希望将它改造成一个兼有公园、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住宅区功能的综合建筑群。当年7月17日,世贸中心原址重建方案发布会在纽约联邦大厅举行,提出6套方案,每个都包括纪念设施、庞大的商业和零售业空间以及一个交通枢纽。在人们最关心的“9·11”纪念设施方面,这些方案分别提出了广场、花园、三角地、公园等不同概念,占地面积从5公顷到10公顷不等。但总体来说,6套方案在布局特色上区别不大。

    2002年7月20日,近5000名普通纽约市民应市政当局邀请云集杰维茨会议中心,对6套设计方案的主要方面进行投票。人们的评价让曼哈顿下城公司大跌眼镜:这些设计方案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亮点。大楼“太密集、太大、太单调”。对“9·11”悲剧的规模也未能体现。

    一些“9·11”死难者家属说,规划中的纪念广场像“露天的棺材”,“经历了那场如此深重的灾难,你看到的只是6个地产开发方案”。在遇难者家人和纽约市民眼中,原址应该作为一块不容侵犯的圣地保存下来,成为专供人们纪念的场所。

    情感与利益相纠葛

    然而,世贸中心原址“地主”、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及原世贸中心承租商拉里·希尔弗斯坦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方案必须恢复原世贸中心10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而零售业面积将由原来的4.4万平方米增加到5.5万平方米。

    开发商的初衷也无可厚非,在“9·11”发生前数月港务局已将世贸中心99年的招租权卖给了拉里·希尔弗斯坦公司,两家都希望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商用面积以弥补“9·11”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我们相信将两者统一起来是可能的。”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董事会主席怀特海德说,保留多少办公和商业设施,是发展商等私有部门的权利。如何将世贸中心建成一个美丽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则是纽约人的愿望。

    自2002年7月份6套最初方案公布以来,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和港务局通过RenewNYC.com网站接到5000份提出建议的电子邮件、从“倾听这个城市”市政厅论坛上得到超过5000名参与者评论、从联邦大厦“设计方案”展上得到数千名参观者的意见及来自下城发展公司8个顾问委员会的补充提议。公众表达了强烈愿望,希望参与到方案制定过程和重建重要目标的设置过程中。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港务部执行董事约瑟夫·J·西摩表态称:“那些来自‘9·11’遇难者家属、其他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基于这些建议,我们现在可以迈出重要的下一步,来改善规划方案。对于港务部当局、纽约市和我们的国家来说,这些建议具有巨大的情感意义。现在到了将我们听到的良策纳入决策过程的时候了!

    建设资金、遗址问题不断

    2006年,当第一支建筑队抵达后,人们终于举行了一个正式的开工仪式并启动建设。然而麻烦并没有告一段落,重建之路仍然是坎坷的。

    首先,面对巨额资金需求,港务局压力沉重。本来在1993年,世贸中心就曾遭受过一次炸弹袭击,州政府在2008年判处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负有主要责任,负责对死伤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2001年世贸中心遇袭后,港务局再次陷入冗长的官司之中,直到2007年才获得近10亿元的保险赔偿。因此,港务局不断传出消息,称受资金限制,重建计划要审慎,尤其2009年受信贷危机影响,建筑计划宣布全面缩水。

    其次,“自由塔”原本的设计有1776英尺高(约合541米),是为对应美国《独立宣言》发布的年份,但出于设计与成本的限制,这个高度是靠楼顶额外拔高的天线塔凑出来的。不仅如此,这一天线塔原本要加盖螺旋形的玻璃纤维天线罩,但因为预算限制只剩下光秃秃的天线塔。

    此外,一些“9·11”事件残留物的处置问题也引起了拉锯式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拖慢了施工工期。例如,是保留还是拆除一个175吨重的楼梯?(“9·11”事件中,一些幸存者正是通过它逃出满是残骸的大楼——编者注)保护主义者和幸存者都希望以某种方式将其保护,一个组织甚至将它列入濒危历史的建筑。

    历史学家最初游说众人,希望将楼梯保留在原址,后来又提出希望将它小心转移至旁边的公园或广场,但这些土地已经被规划建设三栋办公楼中的一栋。2007年初,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重建委员会曾提议将楼梯的大部分拆除,剩余部分转移到“9·11”纪念馆,或者将几节阶梯保留在新楼设计中。

    直到2008年7月,楼梯才最终被吊车运送到“9·11”事件纪念馆入口处,建成“幸存者楼梯”,这项“有碍工期”的任务才告一段落。

    据摩天城市网粗略统计,中国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而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建的有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这样的速度和数量,更显得纽约新世贸中心13年的重建之路步履维艰。不过这个过程似乎也真实反映了美国人的做事风格——在各方利益的制衡下,达到最终目标的妥协。

    □据《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