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钊、赵有璋、胡自治受聘为学校校史编审顾问

06.06.2016  05:14

近日,学校向我校原校长黄慎钊研究员,原副校长赵有璋教授,草业学院名誉院长胡自治教授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三位老先生能在学校70周年校庆校史编写工作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三位老先生欣然接受了学校的邀请,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校史编写工作。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四九代表学校向三位老先生颁发了聘书,并对他们关心支持校庆工作表示崇高敬意。他说,老先生们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爱校的情怀丝毫没有退减。他们在校工作的时间长、见识广、阅历多,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不仅熟知学校的历史,也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校史的编纂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和依靠老同志,注重发挥老同志的力量和才智。学校先期聘请黄慎钊、赵有璋、胡自治三位老先生,担纲校史编审顾问,这将对推进学校校史研究工作和弘扬校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黄慎钊、赵有璋、胡自治表示,甘肃农业大学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学校曾在国立兰州大学、小西湖、黄羊镇,以及营门滩四个地方办学,三次迁校造成学校历史档案“损失”和部分阶段的史料相对贫乏。老先生们对学校今后校史的搜集和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他们希望学校能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进行“口述校史”的采访活动,抢救一批珍贵的“活档案”,让遗失的校史资料得到最大限度的整理和保存,也为筹建中的校史展览和丰富校史编写提供珍贵的、有价值的原始素材。他们说,“口述校史”作为追寻学校历史的途径,是对学校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佐证的最好方式,这能让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名师大家的趣闻轶事、重大事件背后的插曲等,在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后,又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让大家分享,使校史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广大师生和校友,激发广大师生、校友对母校的认同和自豪感、荣誉感。

6月1日下午,余四九来到学校校史编写办公室,与校史编写人员进行了交谈。余四九说,在校史的编纂与完善中,希望工作组人员能全面梳理学校历史,客观真实反映学校的历史渊源和办学历程,认真总结70年的办学成就和经验,以达到守护甘农文脉,传承甘农精神的目的。

另悉,校史编写组成员:校党委原副书记、纪委书记胡云安,校工会原主席陈贵仁,宣传部原副部长赵西玲,以及学校党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分别于近日和黄慎钊、赵有璋、胡自治老先生,围绕学校如何从黄羊镇回迁兰州、学校对我国农牧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草业学科的发展脉络等议题,进行了访谈。访谈中,三位老先生通过回忆,讲述了许多重要的线索和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