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走进“金城讲堂”:“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有点错爱

17.04.2016  09:16

    原标题:“金城讲堂”开讲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

    苏童:只有被读者认可才最重要

  苏童。兰州晨报记者赵鑫远摄

  生活中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种弥漫着文艺情怀的生活在兰州以另一种形式体现。4月16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苏童,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莫言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来到兰州,走进“金城讲堂”,以“中国当代文学: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为主题,陪同兰州市民一同走在文学路上。

   作家观察社会更要自我观察

  “作为一名作家,除了观察社会,更要自我观察,这种内观,才能认清自我,认清自己的作品。”关于文学,关于作家,苏童有他自己的认识。

  在当天的演讲中他表示,作家,看似在写作模式下面,都隐含这一个自我世界,这种自我世界和外面的世界互相映照,形成了作家自我的“腔调”,这也就是一个作家的风格。而这个“腔调”具有排他性。

  在演讲中,他重点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忆及第一本小说出版的时候,他说,当时的心情很激动,那时的书油墨味很重,但他非常喜欢那种油墨味,每天晚上把那本书放在枕头上,伴着浓浓的油墨香入睡。 每个作家都有个心中的故乡

  这期演讲的主题是“中国当代文学: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自然抛不开“世界性”。对此,苏童调侃道,这个

  主题更像是为莫言先生准备的。因为在通往世界文学的道路上,莫言先生成功到达了斯德哥尔摩,而我成功来到了兰州。

  对于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或者更具世界性,苏童坦言,只有被读者认可,才是最重要的。“我的不少作品也有海外版本。尤其在张艺谋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外获奖以后,我的小说在国外也受到更多的欢迎。”苏童说,“这部电影不但改变了我的生活,也篡改了我的生活。

  针对这个话题,张清华则表示,犹如高密之于莫言,商州之于贾平凹,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作家都属于所谓的“本土作家”,但恰恰这些作家都被世界认可。

  “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有点承蒙错爱

  苏童作品中刻画的女性形象鲜明丰富,深受读者的喜爱。被不少文学爱好者誉为“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

  这点在现场提问环节再次得到印证。

  一位女性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最近刚读完苏童老师的《妻妾成群》和《米》两部小说,小说的代入感很强,其中女主人公的遭遇让我情绪很差。我对我朋友说,这个女作家太厉害了,把女人心思都看透了。朋友说苏童是男的。我当时直接的感觉,这个男作家太‘变态了’。我今天郑重道歉,但我不得不说,你把女人也‘变态’得很成功。

  面对这位耿直的读者的现场“发飙”,苏童仰头而笑。对于被称为“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他坦言感觉有点承蒙错爱。他说,他描写的都是一些平常的市井妇女,对于这些女性的刻画,与他童年的记忆是分不开的,小时候,他记忆中妈妈的职业类似于现在的妇女主任,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些女性在他家跟妈妈聊天,所以描写女性对他来说就比较容易。

  兰州晨报记者崔亚明

   □记者手记

  这是一个思考文学的契机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怀,但不少人走着走着就遗忘了。

  遗忘,有两种,一种是受生活际遇影响,自己真的忘了;一种是受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自我选择掩藏起来,假装遗忘了。

  之所以会这样,缘于很多人有一个偏颇认识——你有什么情怀,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再不济,也应该在这一块很擅长。就像一个人如果有文学情怀,如果他不是一个作家,起码很擅长写作。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有足球情怀,难道我们都要成为梅西?

  尤其是文学情怀,对于年轻人,说文学或者文艺青年,觉得很有诗意。但

  对于中年人、老年人如果再这样说,说的人似乎有些张不开口,听的人也可能觉得有些扎耳。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淡忘了文学情怀。

  兰州市举办的“金城讲堂”恰恰在这个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一个思考文学的契机。

  “金城讲堂”邀请了一些知名作家作为主讲嘉宾,来兰讲述有关文学的故事。之所以说是故事,这是这些作家所分享的大都是一些个人经历或者个人写作经历。

  独特之处也在于此,由于受众所持的观点不同,或者学识经历各有各的精彩,或者只是好奇,或者只是为

  了追星……所以每个人对嘉宾讲授的内容也评价不一。有人觉得精彩,也有人觉得平淡无奇。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每位听众的阅历、认知及知识背景的差异,感受不同也是自然的。

  都说,生活中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距离诗,距离文学的确差一个远方。远方也一直在远方。所以,走进“金城讲堂”聆听这些作家的说道,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契机,一个思考文学的契机。这也是“金城讲堂”意义之所在。

  兰州晨报记者崔亚明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