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农民小石的热带水果种植梦

25.03.2017  22:32

有一位90后小伙子,靠着自己烹饪的技能,在北京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开餐馆创业。但是,去年他却带着自己新婚的妻子,以及积攒的资金,回到家乡,搞起了暖棚种植。他的暖棚里,种的农作物品种,也和村里人不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农民小石的故事。

小石名叫石勤红,1993年出生,今年24岁,家住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村里其他农户的暖棚,大都是郁郁葱葱,而小石的暖棚里,则显得很冷清。农作物与农作物之间,间隔很大,品种更是稀奇。原来,小石种的是火龙果。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属于仙人掌科植物,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都可以露地栽培,北方地区也可以实现温室栽培,但在玉门,以前却没有人种过。

小石说,火龙果的成活率比较高,一般种植的第二年就可以见效。为了这热带水果能在西部的土地上成活,他特意换了一遍土,把原来普通的地换成了沙地,同时,还套种了草莓。小石六年前从烹饪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打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父亲说,现在政府很支持农户搞特色农业发展,这激发起了他想回乡创业的念头。

决定种火龙果前,小石分析了自己的能力,他觉得种传统农作物,他的经验肯定比不上村里其他人,但种植火龙果,不仅市场需求大、效益好,而且不用太多人工,最重要,能为以后他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现在,小石有两个高标准暖棚,建棚时他把在北京积攒的资金都投了进去,还贷了款,不过家里人很支持。今年,他和妻子,这对90后的小夫妻,不仅要迎来一个新的生命,同时,他们的火龙果也将收获,帮助他们向心中的目标前进。

农民小石的热带水果种植梦,一对90后小夫妻的休闲农业目标,看上去有点远,但这种自下而上的改变,恰恰符合了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分析市场,加强管理,才能让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契合消费者需求,才能收益、见效,收获梦想。

记者:杨海芸,王涛,酒泉台,安成玲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