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学子走出大山迈入清华 今天的他离梦想更近

02.09.2015  19:03

    原标题:走出大山的梦想和“00后”的自信——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报到侧记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漫子)19日清晨,蒙蒙细雨中,3300余名清华本科新生从各地赶来,怀揣着青春与理想迈入清华这所“梦工厂”。这一天是入学报到的日子,一条新的通途向他们展开。

    走出大山 今天的他离梦想更近

    “我离梦想更近了。”刚从校长邱勇手中接过“新生资助方案”的韩储银笑着对记者说。高中前没进过城的他从小生长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的大山里面,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我小时候挺自卑,没出过大山,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然而父母告诉他,“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从此自强的种子深深埋在心里。

    从乡下到县一中,从县城到北京,十一年,他没有一天不在奋斗。

    韩储银说,“自强就是该奋斗时奋斗,不抱怨、不气馁,把命运交给自己。”他还说,自己特别欣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的敢担当、不狭隘、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恰似自己的十年写照。对孙少平的经历、故事,甚至一个小的心理活动,韩储银都有强烈的共鸣。而且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

    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改变了他,也改变了家乡人走不出大山的命运。那里,越来越多的弟弟妹妹都拾起书本,走入课堂。

    如今,来到北京,“又是一个梦的起点,我知道该做什么,十年后的我将致力于西部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韩储银说。

    清华园来了6位“00后”

    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清华园似乎从来不乏“瞩目”,而今天的她迎来了新的血液。

    人群中,6位“00后”格外亮眼。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广东和安徽,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1年5月,今年刚满14周岁。

    生于2000年6月的深圳男孩蒋姚贝龙4岁便跟随在当地一所小学任教的母亲入了学,后连跳两级,8岁顺利升入初中,且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名。

    身穿蓝白条运动T恤、深蓝牛仔裤、黑色运动鞋的他看起来像个高中一年级学生,但一开口却比实际年龄大个4、5岁,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针对记者关于其自理能力的问题,他应对自如,“高中我已经寄宿,不论是内务,还是交朋友,都不是问题。

    顺利通过清华自主招生“领军人才计划”选拔的他,最终选择了航空航天专业,“从军事国防上讲,航空航天对国家有中流砥柱的作用,现在我们国家大力发展航天航空,相信未来这方面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追寻季羡林先生足迹 她来到这里

    白色纯棉上衣、黑色学生裙、红色圆头皮鞋、白袜子,一头短发的河北女孩王天骄自幼对中国国学经典无比热爱,谈吐简洁中透着教养与讲究。谈起国学与经学,她滔滔不绝。

    “不少人误以为经学就等同于国学,其实不然,国学里面它有一个主流,这个主流是儒学,儒学里面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经学……”王天骄说,虽然被经学专业录取,但会继续保持对国学的热爱,不论是茶道,还是玉器研究,自己都有相当的兴趣。

    季羡林先生是王天骄最敬仰的清华学长,他的许多著作加深了她对国学的理解与热爱,她会反复研读,“终于可以沿着先生的足迹。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王天骄希望未来自己也能像季羡林先生一样潜心学术,博雅一生。

    如今,她成为清华首批经学、出土文献方向的6名学生之一,她说,“希望有一天学成,能为传播国学做些什么。

    3300余个梦想从这里起航,与他们曾经的“清华梦”一齐绽放。一名着工作马甲的清华大学学生会干部说,“看着他们,我想起三年前的自己。

    通过“自强计划”选拔录取的韩储银说,“期待四年后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新的起点,我将以行动书写‘自强’。”(完)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