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赤诚赢得民心——记甘肃环县县委书记柴春
20.07.2015 13:00
本文来源: 中国兰州网
中国兰州网7月20日消息 33年,柴春一心扎根甘肃庆阳这个革命老区,将心血浇注在群众的脱贫事业上。33年,他的足迹遍布这里的山梁沟壑,从乡党委副书记开始,历经镇长、副县长、县长,再到县委书记。
33年,职务变了不少,但柴春用脚步丈量民情,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却一如当初。一心把精力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的他,用赤诚赢得了民心。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县委书记”
1963年2月,柴春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贫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县委书记,曾经挨过饿、种过地、受过苦,我一定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这是柴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9年2月,46岁的柴春来到合水县担任县长,他一有时间就到乡村调研,先后跑遍了全县80个行政村。
调研中他发现,老百姓贫穷的主要原因在于“路”——当时全县村村之间要么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要么是连农用车都无法通行的羊肠路,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人走不出去,仅有的一点农产品也运不出去。
柴春下决心把道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确定了“扶贫先修路、依路聚产业”的工作思路。从那时起,县乡两级就采取整合项目、银行借贷、群众投劳等多种方式,在合水大地上上演了一场机器轰鸣、全民上阵的修路大戏。
柴春提出,要把道路延伸到农民的庄稼地旁,修产业路。于是,一条条泥泞不堪的黄土路变成了光洁平整的柏油路、水泥路,许多农民开始在路边栽果树、种蔬菜、养牛羊,有的还在新修的油路旁摆上农产品现场出售,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5年多时间里,全县新修通村油路77条810公里,砂石路108条651公里。
[1] [2] 下一页本文来源: 中国兰州网
20.07.2015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