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了吃喝账的疾控中心如何收场?

17.11.2014  13:57

  在江西南昌格兰云天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工作的万先生最近忧心忡忡。他多次代表酒店向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催讨被拖欠的8万多元挂账款屡遭对方拒绝。澎湃新闻获得的一份南昌格兰云天国际酒店发给江西省疾控中心的催款函称,截至2012年12月31日,江西省疾控中心在酒店消费款累计欠款111835.79元。

  曾经,债主是爷爷,欠钱的是孙子,比如黄世仁与杨白劳,最后杨白劳被逼死了。如今,债主倒俨然成了孙子,欠钱的反而成了爷爷,比如江西省疾控中心与南昌这家酒店。其实,这也不是过去与现在的区别,放在什么时候,都有债主像爷爷、欠钱的像孙子的,也都有债主像孙子,欠钱的像爷爷的。地位的不同,不是缘于时代,不是缘于环境,而是缘于实力——即所谓“店大欺客”与“客大欺店”的道理,谁强了谁就有本事强要或拖着不还。

  如果是个普通的自然人或普通的小公司,这家酒店的要债之旅恐怕就没有这么漫长了,但对方偏偏是一家事业单位,而且是省级的。虽然欠的款项对方基本认账,而且既跑不了和尚也跑不了庙,但人家愣是拖着几年不给,酒店也没有什么办法。可见疾控中心之牛气、底气与霸气。

  不要拿什么这些消费是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来搪塞,因为在此之前关于公款吃喝的相关禁止性规定早已有之,任何人都不能拿公家的钱来饱自己的腹,这也早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从催款函上来看,疾控中心每个月在该酒店的消费都在5000元以上,最多的两个月甚至都在两万以上,虽然与很多大吃大喝的官员和单位比较起来,这样的金额并不让人多么吃惊,但既然一分一毫都与纳税人相关,那就仍然不禁要问一句:他们都吃了些什么?这样的花费合乎规定吗?

  疾控中心在该酒店的最后一笔消费发生在“八项规定”出台之月,看来其对“八项规定”最初并未放在心上。但之后的收手说明,“八项规定”的威慑作用确已显现。而且,之后迟迟不肯与酒店结账,大概也与“八项规定”之后相应资金报销收紧有关。不过,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要想办法善后,否则岂不成了为人所不齿的老赖?岂不是损害自己和政府的信誉?

  公款吃喝,揩公家的油,是谓对国不忠;欠债不还,拖而不决,是谓做人不义。何人如此不忠不义?为何不出来走两步让大家见识见识?如果这样的吃喝是合理的,正大光明地报销即是,如果是不合理的,那就应该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精神,让那些饱了口腹之欲的人花钱买单,而不是让纳税人当“冤大头”。且看欠了吃喝账的疾控中心如何收场。文/张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