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收官话成就】人力资源增量提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08.01.2021  10:51

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15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2人。新增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

扩大 规模 提升 质量。 投入近7000万元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制定出台《甘肃农业大学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甘肃农业大学师资博士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人才的分类、对应的引进方式、程序、待遇、考核标准,确定了人才流失的补偿办法以及各职能部门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职责。坚持落实学院用人自主权与学校宏观监督管理相结合,扩大人才宣传力度、主动挖掘人才资源、优化人才招聘程序、强化人才服务意识,改善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增强学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确保人才引进工作取得实效。教职工总数净增长17.8%达到14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净增长11.7%达到1153人(含附属总校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422人。专职管理人员145人,工勤技能人员84人,教辅47人,其他科研机构、校企和卫生所共36人。新增国家“万人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7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4人,柔性引进或聘用外籍专家14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奖项15人次。师资队伍总量有了大幅提升,质量逐步提高。

着力加强人才培育。 坚持“引育并举、重在自育”的人才建设原则,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工程,着力于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制定实施《甘肃农业大学教职工攻读学位和从事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甘肃农业大学公派出国(境)访问学者管理办法》《甘肃农业大学教师国内访学管理办法》,填补了一直以来教职工国内外访学制度的空缺,共资助教师国外访学75人,攻读学位62人,国内培训585人次。通过“伏羲人才”计划和甘肃省“飞天学者”项目,资助“伏羲杰出人才”8人、“伏羲青年英才”22人、飞天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学者9人。出台《甘肃农业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职称晋升、评优选优、项目申报中,对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全面落实高校教师师德“红七条”。师资队伍水平整体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强化编制及岗位管理。 以“定编、定岗、定责”为主线,稳步推进岗位制管理。制定出台了《甘肃农业大学编制核定与管理办法》,以增量改革为核心,动态调整为手段,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根据办学目标和办学水平,以学生规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为要素,结合岗位性质、职能和任务,统筹事业编制、非事业编制与临时编制,科学核定各类编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成总量一次核定,按要素动态调整,分年度统筹使用的编制管理机制。以新时代国家人事制度政策为指导,全面推行各部门目标管理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管理制度,合理设置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等各级各类岗位,合理确定各类岗位职责和岗位聘任条件,推行年度和聘期绩效考核制,建立了“人人有岗、岗岗有责、责有标准,标准可考”的岗位考核制度,完善工作绩效与岗位特点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津贴分配制度,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造性与能动性。

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 适时修订《甘肃农业大学引进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注重师德师风、教师实际能力和主要贡献,破除“五唯”,强化教学工作,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优化职称评审程序,增加学科评议组中校外专家比例,提前公布评议专家名单,增加学科评议的透明、公正和客观性。创新评价服务手段,建立职称评价信息化平台,实现网上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发证“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提高职称评审的科学化、规范化、便捷化管理。引入“差额制”,逐步实现职称评审从“审条件”到“评水平”的转变。2017年学校作为甘肃省首家试点单位制定了《甘肃农业大学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规范了评审程序并启动辅导员职称评审工作,为全省高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探索出成功路子,总结出适宜经验。

完善 津贴与分配体系。 按照“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强化责任”的原则,改革校内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岗位职责体系,科学确定基础津贴、业绩津贴和奖励津贴的分配比例,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津贴分配制度。实行津贴按岗位、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要素核拨的方式,增大二级单位自主分配权限,完善绩效工资的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实行非编制人员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团队工资制等付酬方式,建立灵活的薪酬体系。

十三五”期间,学校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原则,积极实施“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三大人才工程。以定编、定岗、定责为重点,积极推进以岗位制管理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师资队伍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