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10.10.2014  13:34

金秋送爽时节,新中国迎来六十五华诞。在媒体列出的建国65周年40条大事记中,建立证券交易市场位列其中。遥想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西岸一幢名为浦江饭店的欧式老建筑里,时任 上海 市市长朱镕基敲响了上证所开业的第一记开市锣声。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就此开启。

  历经24年的风雨兼程,中国资本市场不仅规模逐步扩大,也实现了质的升华。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本市场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各个市场主体主动加快创新发展,监管层提出并深入践行“监管转型”,证券、基金、 期货 等机构纷纷加快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深入践行“监管转型”

  “监管转型”已成为中国 证监会 近年来所有工作的指挥棒。自2013年3月份 肖钢 履新证监会主席以来,资本市场的监管转型逐步展开,“主营业务”转向监管执法,“运营核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

  作为“监管转型”的重要内容,注册制改革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推出注册制改革方案。与注册制改革同步推进的是监管层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以打击内幕交易为例,据统计,2012年、2013年内幕交易立案案件分别为70件和86件,相比2011年增幅分别达到46%和79%。

  作为“监管转型”的重要内容,证监会正式开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内设部门调整。此次证监会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法”主要是“合并同类项”,将发行监管部、 创业板 发行监管部合并为发行监管部,上市公司监管一部和二部合并为上市公司监管部等; “加法”则是新增四个部门,分别是公司债券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 私募 基金监管部、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局。

  此外,证监会大力开展透明度建设。例如,目前已实现了绝大多数行政许可标准、流程的公开可查;加大了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和披露力度,提高披露时效,对受关切的违法违规案件进行“立案即披露”;建立固定新闻发布会制度,并开通官方微信、 微博 回应市场关切,加强与投资者互动。

   券商 创新全面开花

  回顾券商近年来的创新历程,“类贷款”业务、 融资融券 、约定式购回、股票质押式回购等业务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新三板业务、资管业务和中小企业私募债也被券商列入创新发展战略产业。

  具体来看,客户融资类业务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融资融券业务自2010年试点开展以来增长迅猛,融资融券余额从2010年末的128亿元增长至2013年末的3465亿元,增长超过26倍。

  在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从2012年业务“松绑”以来,券商加速“跑马圈地”。据统计,行业受托管理资金本金规模从2011年末的0.28万亿元增长至2013年末的5.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30%。与2012年该项业务收入前十强相比,2013年资管净收入前十强总和同比增长140.8%;且前十名收入全部在2亿元以上,平均收入为3.17亿元。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证券公司资管规模7万亿元。“虽然管理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通道业务,收入贡献还较小,但未来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以及资产管理产品种类的进一步丰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贡献有望逐步提升。”有分析人士表示。

  公募基金步入全功能资管时代

  过去几年中,基金行业的创新发展也是可圈可点。2013年以来,公募基金业在渠道、产品、组织、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公募基金业正站在创新发展的新起点上。

  在渠道方面,利用互联网渠道来销售产品以及“宝宝军团”的横空出世是基金公司去年以来的最大创新。“宝宝军团”的出现不但改变了已有近10年历史的货币基金市场格局,而且推动了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IT系统建设、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等领域的革新。

  总体来看,基金公司从过去纯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成全功能的理财管理机构。“由于对于二级市场比较熟悉,对于股票、投资,基金行业有着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很多公司也开始做项目融资,包括国有股权改革、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定增计划等,公募基金参与非常多,甚至一些PE项目也有涉及。” 汇添富基金 公司总经理 林利军 在2014年基金业协会年会上表示。

  在公募基金创新发展的同时,私募基金也正式纳入监管体系。今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启动,集中登记备案基本完成。截至2014年7月31日,已完成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3970家,管理私募基金5696只,管理规模为2.15万亿元。

  “小众”期货市场今非昔比

  证监会按照国家关于“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部署,积极推进期货市场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市场规模和质量都取得了跨跃式发展。

  近年来,证监会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不断完善品种体系,上市期货品种总数达到了45个。截至2013年底,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金额、客户 保证金 分别较10年前增长了14倍、48倍、20倍。

  与此同时,期货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底,全部期货公司净资产和净利润分别为2004年的7倍和74倍。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一批优质公司脱颖而出,排名前20位期货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占全行业的比重达50%以上。

  此外,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期货市场陆续推出保税交割、连续交易等新的交易制度和方式,不断推动交易指令、限仓、保证金、套保审批制度改革,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市场流动性逐步提高,持仓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客户参与度稳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