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行贿买官是对权力的膜拜

18.08.2014  10:58

  广东茂名腐败窝案159人涉行贿买官涉案者中有些基层干部的“从众”令人感喟。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却也因此受到处理。(8月17日人民网)

  贷款买房、买车等,平常百姓司空见惯,并不陌生。但贷款去行贿买官,着实鲜见。前者贷款是人们为享受生活而采取的经济透支,是刚性需求。而后者贷款,并非生活必须,而是对权力的膜拜。

  从报道来看,信宜的这位镇长贷款买官也是情非所愿。虽说有“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的过硬条件,但就是长期没有被提拔,内心不免落寞。莫说是官场,就是一般的职场人士,看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场景,有几人能保持淡定、无动于衷?想办法、打主意肯定会成为人们的自选动作。凑巧的是,茂名的官场早就有人经营的风生水起,拿钱买官蔚然成风,明码实价。镇长“从众”走升官捷径,贷款行贿买官也就顺理成章。

  “镇长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似乎物有所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情相悦。也了却了自己官位居低不上的心愿。款贷了,书记的官帽也买了。正如买房贷款要挣钱偿还本息,这些买官的人又怎么去偿还贷款呢?凭工资肯定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敛财,利用买来的权力,于党纪国法不顾,去大肆变现、换取财富。把曾经的付出变本加厉收入囊中。一百多名官员形成的罕见窝案,不正是利益相互输送、上行下效、如法炮制的茂名特产吗?

  其实,官位只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根本不是生活的刚性需求。对官员来说,政治上的追求无可厚非,“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撇开为官之真道,撂下为民服务的宗旨,买官来粉饰自己的表面光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不仅于事无补,到头来,还可能血本无归、帽财两空。一旦东窗事发,发出“悔不该”的忏悔,也只要自己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