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

13.10.2014  16:3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探索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牵引作用。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

  从去年6月到今年9月,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行动。成效明显,数字为证。给文山会海“瘦身”,相比活动开展前,全国压缩会议58.6万多个,下降24.6%;压缩文件190.8万多个,下降26.7%;大力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应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9万多辆,实际清理清退11.4万多辆,占95.5%。压缩“三公”经费,狠刹“会所中的歪风”,整治收“红包”及购物卡,清退吃空饷等等。

  从这份成绩单上我们看到,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交上了一本反“四风”的明白账。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

  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收尾,但收尾不是收场,更不意味着对歪风已经收手。人们常说,纠风难,难在防止反弹,这是因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不小成效,仍需要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仍需要思想上严起来,整改上严起来,正风肃纪上严起来。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掉以轻心,歪风邪气势必卷土重来。更何况,“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就更需要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如何才能使作风建设真正落地生根?除了继续严字当头,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还需要以百姓心为心,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全力克服,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最关键的是,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

  一方面,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另一方面,群众有动力参与,有激情监督,也有信心和能力评判。人心是杆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路线走得好不好,作风建设是不是敷衍,党员干部干不干净、干不干事,群众心里最清楚。而且,群众的毅力是无穷的,全方位发挥群众的作用,才能取得更多成效,更好地取信于民。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站在新的节点上,只要不断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就能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