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铺就贫困学子求学路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教育扶贫纪实

19.11.2016  00:35

  2016年,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于11月16日发放到我省224594名贫困学生手中,今年我省贷款投放总额超过13.39亿元。

  据统计,今年贷款投放后,近年国开行在我省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累计投放贷款额度达到78.52亿元,支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总数达到571713人。其中,在58个连片特困县、17个插花贫困县累计投放贷款达到75.85亿元。呵护这些孩子的大学梦正是国开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初衷。十年来,国开行助学贷款已覆盖甘肃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市,县区覆盖率100%;覆盖全国2818所高校,高校覆盖率100%。这些孩子在国开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帮助下,走进了大学校园,也走进了充满梦想的人生新旅途。

  2013年8月,国开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到甘肃会宁调研。在当地热火朝天的受理现场,胡怀邦饱含深情地对各位家长和同学说:“我也当过老师,深知贫困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助学贷款成就了他们的大学梦、中国梦。国开行已经建立起一套助学贷款的有效机制,保证了助学贷款贷得上、用得好、收得回。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与有关方一道,共同研究创新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不断发展。”

雪中送炭:家门口的助学贷款

  2007年初,一份关于甘肃省会宁县群众因教返贫问题的专报信息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彼时,国开行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开展调研。会宁县是甘肃省著名的“状元县”,也是著名的“贫困县”,虽然调研组早已有所耳闻,但还是被当地学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刻苦求学的精神深深震撼。

  以解决会宁贫困学子上大学为契机,国开行创新开发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品种,让贫困学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助学贷款,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受资助学生。与高校助学贷款不同的是,生源地助学贷款打破生源地和高校(就学地)的距离,基于借款学生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信用水平的特点,以省级、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实施主体,通过联责、联信、约束激励、风险分担等机制建设,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段信用联结”业务理念,并联系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将学生家长、高校和就业单位等信用相关者结合成一道完整的风险防控链条,同时充分利用其他信用建设和补贴扶助手段,努力创造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可持续发展的助学贷款新模式。

  2007年8月初,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开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的通知》,在江苏、湖北、重庆、甘肃、陕西5省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为此,国开行集中总分行人力,加班加点,一周内便迅速完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并印发相关指导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当年,国开行即在甘肃支持建立起以学生资助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政府统筹协调为手段、以推动信用建设为保障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在14个市州、86个县区的全覆盖,全省获贷学生2.63万人,贷款金额1.26亿元。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脱贫无疑是治本之举,而助学贷款正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正因如此,国开行把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当成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把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既积极资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又全力帮助贫困学生家庭早日脱贫。近几年,甘肃省30%以上考上大学的学生都获得了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支持,大大缓解了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情况。

  2015年,财政部、教育部发布《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后,国开行高度重视,文件发布当天就立即组织完成了信贷政策和IT系统的调整,并按照文件规定将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贷款金额上限由6000元/人/年,分别调高至8000元/人/年和12000元/人/年;将贷款期限延长至20年(学制加13年,最长20年);此外将还本宽限期延长至3年,实现了国家政策落实零偏差、零时滞。

  对于受资助学生家庭来说,国开行助学贷款发挥了资金替代作用。由于学生在校期间享受财政贴息,这相当于向贫困家庭发放了一笔3到4年的免息免担保小额贷款,贫困家庭可以把本来用于供孩子上学的钱用于农业生产、创业就业和家庭生活,大大稳定了当地的生产、就业和消费,间接实现了金融扶贫的效果。

百年树人:将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我们一直在琢磨怎么做才能将诚信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助学贷款业务流程。”国开行助学贷款业务人员说,“经过仔细思量,一个是利用每年签订合同这个时间节点,面对面地向孩子和家长做宣传;一个是在续贷过程中增加续贷声明,让孩子们了解他们已经年满18岁了,是个大人了,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一直以来,国开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将助学贷款与诚信育人结合起来,坚持在各地组织开展“校园巡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短剧大赛”等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的“诚信校园行、下乡行”活动,这类活动已累计覆盖省内各高校数万名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履约践诺、按时还款。

以人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

  “啥?国家开发银行是做啥的?你们没有柜台啊,那我娃娃怎么还款?”

  面对孩子和家长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定西市陇西县资助中心老师用沙哑的声音说道:“累是累了点,但是咱们的工作没白做。”

  为及时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减轻县级资助中心老师的工作压力,2012年国开行专门成立了“95593助学贷款呼叫中心”,随时随地为孩子们解答问题。目前,95593助学贷款呼叫中心已配备坐席客服近100人,累计解答咨询电话140余万个,在贷款办理高峰期平均每天为近4000名学生解答疑问,国开行还同时开通了咨询邮箱和QQ群这类网络咨询渠道,并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助学贷款办理指南H5动画,构建了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体系。

  为了照顾孩子们的心理感受,经法律部门同意,国开行还打破行业惯例,取消了签合同、按手印环节。不仅如此,为方便学生阅读理解,减轻档案管理压力,国开行结合助学贷款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对原来的合同文本进行了简化,把过去厚达14页的合同精简成1页A4纸,并通过系统实现合同电子化打印,无须手工填写,大大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受理效率。

  国开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为助学贷款设置三年宽限期,宽限期内学生只负担利息,不偿还本金。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该行助学贷款是按年还款而不是按月还款。此外,自2014年起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在网上申请提前偿还助学贷款。如果临时有别的用钱需要,即便已经提交了提前还款申请,但未能按时将款项存入个人账户,也不会造成违约,更不用承担额外的费用。

不忘初心:创新服务永远在路上

  在助学贷款业务开办的头几年,借款学生需要借助代理行偿还国开行助学贷款。因为各地代理行流程或规章等不一样,产生了许多不便和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开行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互联网支付工具。经过与阿里巴巴集团探讨,双方共同合作开发了相关系统功能,此后申请国开行助学贷款的学生在签订借款合同时,系统会自动为他们开通一个支付宝账户。贷款资金将通过这个账户划转至学生自行绑定的任意一家商业银行的账户里。而学生还款时只需在绑定的卡里存入相应金额,再上网操作即可还款。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开户成本,又加大了学生用款还款的自由度,还降低了异地还款的手续费,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这并未成为创新服务的终点。“我本来觉得有支付宝还款就很方便了,后来发现有不少人还是习惯使用银行卡还款,大家觉得手里攥着刷卡回单比较安心。”国开行业务人员介绍说,“于是我们又引入了中国银联,同学们可以在离自己最近的县中心或高校使用有银联标志银行卡刷助学贷款专用POS机还款。”截至目前,国开行甘肃分行已在全省86个县区全部开通了助学贷款POS机还款服务。特别是对辖区内贷款学生较多的乡镇,陆续布置了助学贷款还款专用POS机,全省现已布置该POS机近500台。

  对于面临毕业的受资助学子,国开行还“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贫困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彻底摆脱贫困。自2012年起,国开行充分利用自身融资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通过召集客户举办专场招聘会、发放青年创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多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目前,国开行甘肃分行已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达成专场招聘会合作意向,特别是2015年与西北师范大学开办联合招聘会时,现场有3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过万人次学生参加招聘,共计达成就业意向857个。

  十年不懈探索,十年砥砺奋进。国开行助学贷款服务从零开始,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助学贷款业务的“领跑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在“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高效、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引下,国开行将不忘初心,进一步发挥助学贷款精准扶贫的作用,保障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照亮寒门学子精彩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