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在狱中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让王维情何以堪?

29.05.2014  16:26

  原标题: 不知王维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曾经身居要职、呼风唤雨的官员落马后,要经历怎样的高墙生活?去年底,广东监狱在阳江监狱等6所监狱试点集中关押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具体情形如何?,新快报记者来到广东阳江监狱进行了探访。靠近铁门的下铺床位,“罗荫国”三个字工整地印在床卡上,他就是因“茂名官场地震”中下马的前市委书记。墙上的心灵园地上是一首手书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落款是2014年夏。罗荫国告诉记者,这是他在几天前写下的。(5月28日《新快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在中国妇孺皆知。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源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但是当我得知贪官把它作为床头题诗时,心里真的是打翻了五味瓶,不知说啥是好。当年十几岁的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谋取功名,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显得孤孑无亲是自然的。这里的“”也好,“”也罢,跟当今身陷囹圄的贪官相比,完全是两回事,贪官的“”与学子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毫无疑问,想到昔日“出有车、食有鱼”的生活,当下“前书记”对孤孑处境的感受可能要比王维强烈得多。

  在中国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诗人遥想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看来,贪官是想兄弟们了。今天的监狱条件再好,恐怕也不可能提供茱萸让你“遍插”,因此“避灾”是不可能的了,可以肯定的是,“少一人”则是必然的,这样“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日子恐怕还要过下去。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官员在位的时候,也没听说有什么文学才华,不知怎的,落马贪官一到监狱都喜欢看书,尤爱古诗词。报道称,在罗荫国床底下的个人收纳箱里,放着几套囚服和一条红双喜,里面还有好几本书,《唐诗三百首》、《品国学》、《货币战争》……旁边有三个本子整齐地抄满了唐诗宋词,,其中还夹了不少剪裁的小纸片。贪官当然可以读书,当然可以喜欢古诗词,但是就是不知道假如王维知道他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成了贪官监狱里的床头诗,是高兴呢,还是愤怒,抑或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