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三问:农户受益了吗?
最近两天,我台连续播出了央视新闻频道关注我省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贫困户来说,每户最多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发展了多种种植养殖业,目的是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发展,最终致富。那么,贷款发到了贫困户手里,每一项使用支出都进行严格跟踪和记录,产业究竟发展的怎么样呢?致富路走通了吗?今天请继续收看,精准扶贫“回头看”系列报道第三集,“财政+金融”三问:农户受益了吗?
在临夏县达沙村,老马正在计划着再加盖一片暖棚,扩大自己的獭兔养殖面积,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换来的100多只獭兔,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接连收获了1000多只。
原来给养殖大户打工的老马,去年用家里仅存的一点钱建起了现在的棚舍,不用抵押的精准扶贫贷款,解了他没钱买种兔的燃眉之急。一年就收回成本,让他对明年有了更多期待。
除了给像老马这样有经营能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快速提供贷款,对于缺乏技术的贫困户,除了资金,更重要的就是能力的提升。在自家大棚里种辣椒的苏吉萍,正在听技术人员讲解病虫害防治。每隔几天,就会有专人免费上门来帮助她。
苏大姐的这座大棚,是去年用精准扶贫贷款的5万元盖起来的。大棚里今年的一茬西瓜和一茬辣椒,让她一年贷款本金就收回来了。能有这样的成果,不仅是这五万元贷款,还有政府配套的一系列培训和跟踪服务。村里先对有贷款意愿,但是缺乏相关技能的贫困户进行统一培训,掌握初步技能之后发放贷款,并且持续跟踪贷款使用情况,切实将贷款专项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
截至今年10月15日,我省利用财政资金累计撬动超431亿、期限三年的精准扶贫贷款,目前已惠及95.8万户、395.5万贫困人口,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甘肃台报道 记者:中央台,马永俊,董彬,郝毅杰,甘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