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豫剧进兰州 少校军官坐镇戏园门口收钱
讲述人:陈岚青年戏剧研究家
豫剧《寇准背靴》剧照
白云观古戏台
人们在城隍庙看戏的情景
豫剧《泗州城》剧照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在N多年前,戏剧曾红极一时,看戏是人们娱乐的主要手段。兰州作为西北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旅,东奔西走的行人,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戏剧就是其中之一。
解放前,尤其在抗战期间,兰州的戏剧曾盛极一时,不仅有西北的秦腔、眉户,也有来自北京的京剧,还有来自山西的蒲剧,自然也少不了中原地区的豫剧。
每到夜晚,兰州会馆巷、马坊门一带的戏园夜场开始了,咿咿呀呀的唱腔,高低起伏的锣鼓,震天的叫好喝彩声,此起彼伏,上演着一幕幕市井百态。
在兰州流行的戏剧中,豫剧是历史比较长的。它从抗战时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据记载,豫剧进入兰州是在1944年。从1944年到1949年兰州解放,这一段时间,战乱频频,秩序混乱,物价上涨,一方面达官贵人花天酒地,另一方面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下,初来兰州的豫剧经历了哪些波折呢?
11月20日,青年戏剧研究家陈岚讲述了豫剧进入兰州的往事。
悄然来兰,五年四班主,真是戏如人生
现在,人们都说豫剧。其实,解放前,它并不叫豫剧,人们称为河南梆子,唱腔也被称为梆子腔。
最初进入兰州的豫剧班社,是一家来自西安的班社。这听起来似乎不搭界,豫剧是中原地区的乡土妙音,怎么是西安的班社带到了兰州?这是一场战火下的流浪。抗战爆发后,中原地区沦陷,大批民众西迁,他们沿着陇海铁路一路往西,在西安、汉中、天水、兰州等地落脚。这些人中就包括一大部分豫剧戏剧家。距离中原相对近的西安成了人们落脚的首选之地,但市场容纳终究有限,各个班社竞争激烈。在西安立足的班社只能继续向西流动,开拓更大的演出市场。在这个背景下,西安豫声团的部分人辗转来兰演出。这时,已经是1944年底了。不过,年前节后,正是演戏的好时机。
西安豫声团来兰州的豫剧名家有寇绍公、张凤云、曹子道等人,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其他29位演职人员。到兰州后,在双城门外的中州剧院演出。
首场演出《渭水河》,这部戏说的是周文王渭水访姜尚的故事。以前,班社到新地方演戏是非常有讲究的,尤其是首场演出观众的反响,直接决定班社今后的收入。故而,他们首场演出的剧目除了《渭水河》外还有《仈蜡庙》、《桃花庵》。
自然,豫剧和秦腔是两种不同演出风格的曲目。它古朴淳厚的中州音韵,就给兰州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高亢激越的男唱,活泼跳荡的女腔,让兰州本土观众,领略了与众不同的腔调。演出一炮打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演出效果不错,可是班社问题重重。从1944年,豫剧步入兰州后,到1949年的5年间,这个班社分分合合,前后变了四个班社。算起来,一个班社也就一年多的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班社频繁更替呢?
名角亮相,大学生成粉丝,旷课追戏
第一个戏班,自然就是最先到了兰州的寇绍公班。其实,这个班社名叫“西安豫声团”更合适一点,但那时民间仍习惯于按照领衔人称某班。
寇绍公率领人马到兰州进行首场演出后,观众对他们报以极高的热情。每场上座率大大出乎班社人的意料。可是,寇绍公班却随着收入的增加,矛盾日益突出。原来,寇绍公来兰不久,就在“河南同乡会”和“红十字会”接待支持下,筹建了一个股东会。他成立股东会目的可能是为了和地方人士搞好关系,降低演出中的风险。可是,没有想到演出很是火爆,票房收入很高,这样矛盾就来了。到1945年7月,矛盾激化,寇绍公借故离开戏班了。
班主跑路了,戏班乱了套。咋办,戏班众人便推举李玉萍、吴汝云、高炳新负责掌班。谁知,戏班内又发生冲突,张凤云与高炳新发生争执受辱后,戏班进一步分裂,张凤云带领妹妹及曹子道等演员返回西安。出了这个变故后,人心就散了。不久、靳玉春、王宝珍、张宝顺等人离去。寇绍公班便基本解体了,好好的戏班算是垮了。
此时,戏班的李玉萍还在坚持。李玉萍又从西安请来了不少名角。其中有建国后曾任河南豫一团团长的著名豫剧演员赵义庭以及演员李兰菊、宋淑云、赵玉梅、赵素梅、赵艳梅、琴师张崇儒、郭世广、张伯让及鼓师李作英等。新鲜血液输入,让戏班绝处逢生。
这时,戏班又遇到了千年难遇的好时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出举国欢庆,演出活动十分活跃,营业收入甚为可观。可是,戏班内部矛盾又起,1946年赵玉梅、赵素梅、赵艳梅姐妹之母赵云风,逐渐取得戏班的主导地位。当时,人称赵云风为“老乞婆”,这是过去豫剧戏班对精明强干、掌有权势妇女的尊称。时间不长,李玉萍也走了。
戏班不得不由高炳新出面负责。此时,因战争而给兰州带来的畸形繁荣,也随着大量人士的东返而迅速烟消云散。再加之物价飞涨,民众生活更加艰难。演出市场自然不景气。
1947年2月,面对经济下滑,班主高炳新不得不再请高手出马。他请来的高手就是王景云。1948年,某期《甘肃民国日报》刊发了文章说,“某些大学生,不好好上课……而迷醉于王景云的石榴裙下。”
当时这个王景云是何许人?为何能让当时的报纸点名呢?王景云是豫剧著名演员,是“西安狮吼剧团”戏校的第一期毕业的高材生,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带来了十几部著名豫剧剧作家樊梓庭的戏,其中有《三拂袖》、《凌云志》、《义烈风》等等。这等于是一批新片集中上映,给观众的冲击力是难以估量的。
很快,王景云在兰州有了一大批粉丝。再加上《和平日报》、《甘肃民国日报》的报道,导致许多大学生旷课去“泡戏园子”看演出。也就有了那段评论。
不过,高炳新班的辉煌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戏班内讧再起。当时,四个主演每天5块大洋,而一般演员只有1块大洋。这样天长日久,矛盾就激化了,戏班处在崩溃的边缘。
票房混乱,少校穿军装坐门口收钱
1949年前后,兰州一个戏园上演了如此一幕,演出前,国民党军队的一位少校,坐在戏园门口售票检票。这真是畸形的一幕,也是民国戏剧舞台上怪现状。
这要从高炳新戏班垮台说起。眼看着戏班垮台了,人们一方面维持戏班,另一方面想给戏班找个靠山。西北最大的靠山就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人们通过同乡的关系,说通由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接收戏班,改名新光豫剧团,由公署政工大队少校副大队长负责接收。
为何叫新光,因为当时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政工处有个刊物名字就叫《新光》。负责接收的少校副大队长,名叫李战,同时他也任团长。
李战采取不少措施,其中一条就是整顿门票秩序。他便身着少校军服,在剧场门口坐镇监督。这样地痞流氓就少了,可是同警察局、宪兵队及特务间的冲突却更大了。以前,这些人看戏都不要钱,现在进不去了,自然不高兴。好歹,李战有少校身份保护,一时间别人也无可奈何。再说戏班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产业,谁敢占他们的便宜。这样才保证了票房收入。在这之前,戏园中坐满了人,可真正购票的少之又少,演出收入很少。他还有一个举措,租了四合院供剧团的演职人员使用,这样既改善了演出的环境,也杜绝闲杂人员打扰剧场。
不过,李战为人比较灵活。据说为了保证正常演出,他在剧场内设立了免费专座,请警、宪兵轮流来剧场弹压,一举扭转了班社的不利境地。同时,他还在南关一大院内(今清华小学旧址处)成立了“新光豫剧学校”。豫剧算是在兰州扎根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中州剧院发生倒塌惨剧,12人死亡,17人重伤。李战被扣押,新光豫剧团也名存实亡了。
不过,此时兰州的豫剧演出市场却异常火爆。1949年2月10日常香玉领衔的香玉戏班来兰。不久,由王景云牵头的景合豫剧团、新义豫剧团相继出现。在1949年的3月到8月间,兰州有“香玉”、“景合”、“新义”三个豫剧班社同城演出,这些班社名角荟萃,剧本众多,流派纷呈,短时间内在兰州形成一种异常耀眼的演出盛况。
解放后,兰州的豫剧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繁荣情景更胜从前。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王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