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在兰州七十年/图
豫剧,作为中原地区乡土之音,从1944年进入兰州算起,迄今已七十个春秋了。
七十年前,由寇少功、张凤云、曹子道等率领的河南梆子班来兰,首演于双城门外的中川剧院(今双城门西南侧),便以古朴淳厚中州音韵,酣畅明快的声腔、弦音,高亢激进的男声,活泼跳荡的女腔,在兰州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既而由剧场走向市井。一时之间,戏班演出门前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出现如此情况,始料不及,遂使演出欲罢不能,于是晚上演、白天也演,场场满座。豫剧初来兰州产生如此盛况,让戏班艺人兴奋异常。也为豫剧在兰州产生如此盛况,让戏班艺人兴奋异常。也为豫剧在兰州扎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豫剧,时称“河南梆子”,把河南梆子称为“豫剧”也是它进入兰州后命名的称谓。1947年7月,时任西北行辕政工大队少校副大队长李战奉命接收高炳新的河南梆子戏班后,更名为“新光豫剧团”。“豫剧”的出现,使演唱了200多年的河南梆子有了自己的称谓,后被全国所有的河南梆子剧团接受并使用。
建国前的三个豫剧名班
豫剧在兰州得势立足后,至建国前夕已有三个名班在兰互相争艳,赢得观众。他们是以王景云为主演的“景合豫剧团”;以赵义庭为主演的“新义豫剧团”和常香玉的“香玉剧社”。
这三个豫剧团可谓名伶荟萃。景合豫剧团的主演王景云是西安狮吼剧团的高材生,工花旦,文武兼备,扮相俏丽,声音优美动听,她于1947年2月来兰演出的一批“樊剧”(系著名豫剧作家樊粹庭写的戏),如《三拂袖》、《涤耻血》、《义烈风》、《柳绿云》、《叶含嫣》等,以其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广大观众,尤以王景云俏丽的扮相,甜润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艺技,让兰州观众为之倾倒。新义豫剧团是由当时著名生行赵义庭和高炳新、宋淑云、马景菊等几个名家组建的戏班。香玉剧社是应当时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将军之邀请于1949年2月来兰演出。常香玉在兰园抗建堂首演剧目为《贩马记》,票价为金圆券200、400、600、800元四等。600元为当时普通公务员一月的收入,尽管如此仍不乏抢购者,“真乃一票难求也”。此后他在兰相继演出了《西厢记》、《破洪州》、《秦雪梅》、《大祭桩》等剧目。赢得了观众,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当时的这三个班社中除常香玉、王景云、赵义庭外,还有名噪一时的花旦马兰香,著名老旦朱庆春,著名须生曹子道,以及优秀青年演员宋淑云、常香玲、孙香琴、孙香珍、陈同义等。以常香玉为代表的“豫西调”、王景云为代表的“豫东调”,相互争艳,各展艺技。前者以音域低,速度慢,婉转低回,优美抒情;后者高亢激越,华丽奇俏为特点,他们在兰同戏不同路,同路不同技,以豫东豫西二调,融汇各自所长,为兰州观众展现了豫剧艺术的流光溢彩。
建国初期的四个豫剧团(社)
兰州解放后,香玉剧社更名为“香玉剧改进社”,在双城门外新光剧场演出。由于常香玉名气大,加之香玉豫剧改进社演出阵容强大,演出很是景气。该社除了商业性演出外,还经常到部队和工厂义演。
就在此时,兰州又相继出现了两个豫剧演出团队,一个是“兰州豫华剧团”,一个是“光明豫剧团”。兰州豫华剧团是由高炳新、曹子道、赵义庭在新义豫剧团的基础上组建的。光明豫剧团是李战先生在兰组建的。说起李战组建光明豫剧团,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兰州解放前夕,李战随国民党第八战区战工大队去了酒泉。不久该部队在酒泉起义,李战作为起义军一员参加了解放军一野二兵团文工团,于同年请假回兰探亲,他回兰后,看到他创办的新光豫剧学校十分破败,便将自己多年积蓄取出,并变卖了夫人的首饰作为费用,先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然后以新光豫剧学校为基础,并招聘了一些豫剧艺人组建了“兰州光明豫剧团”。
1953年9月,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四大名旦”之一的陈素贞率领的“素贞豫剧团”来到兰州。素贞豫剧团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和丰富的演出剧目在兰称强。该团除陈素贞外,还有名须生王清廉,名小生赵玉麟,以及名旦“豫剧十三兰”之一的王兰君等。
1956年4月,市政府决定将兰州豫华剧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公有制,并改名为“兰州市豫剧团”,同时任命陈素贞为该团团长,蔡君生、许树云为副团长。而素贞豫剧团遂改名“兰州艺光豫剧团”。1959年3月,艺光豫剧团并入兰州市豫剧团。至此,原建国初期的四个豫剧剧团,因1950年年底香玉豫剧改进社离兰回豫,1955年光明豫剧团解体,至1959年只有兰州市豫剧团独居兰州了。
豫剧作为外来剧种,从1944年进去兰州,以自己朴实清新的表演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得到兰州观众认可扎根兰州,直到1966年,它在兰州很快适应了新中国的文艺体制,从而在兰州与秦腔、京剧、陇剧、话剧、歌剧并列,自觉地适应新时代要求,并不断与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保持一致。其演出阵容不断壮大,演出水平不断提高。除了拥有名角王景云、许树云、王清廉、王兰君、强庭梁、常香玲、蔡君生、董有道及教育家李战外,还在十几年间培育了冯世华、郑秋波,王喜云、赵传胜、周超、谭效国等一批优秀人才,为在兰州的豫剧薪火相传,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革”中的兰州豫剧
“文革”的灾难,兰州市豫剧团自然在劫难逃。经三年的“斗、批、改”之后,和市属秦剧团、越剧团、市文工团一起下农村接受“再教育”,后又和三团一起编为“五七大队”到白银上水工程开山挖渠充当劳工。1970年9月才调回兰州,回到了4年息乐湮鼓的排练场,鸣锣奏鼓排演革命样板戏。
在大演“样板戏”的年代里,市豫剧团除了未演《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外,其余6戏皆被移植上演,而且演的都俱水平。其中尤以《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最为精彩。1973年,他们还向河南省曲剧团学演了《山鹰》一剧。此剧虽不是样板戏,但因故事情节很符合当时政治气候,所以在全国范围被推广上演。该剧团因郑秋波、王喜云、谭效国、周超、蔡君生等名角出演,在兰州剧院连演了140场。
兰州市豫剧团在此时为充实演出队伍,自1971年开始至1976年,先后招收了三批学员。为培训学员组建了完善的教学机构。学员属“以团代校”性质,由剧团统一管理。这三批学员分别是:1971年从河南招来的赵凤兰、苏良玉、张白鸽、梅玉峰、顾小平等30名学员。1974年在兰州招收的学员有周桦、秦兰婷、毕晓红、朱晓兰、张国玲、柳兰萍、徐军、李皖秦、高历州、冯一帆等33名。1976年又从兰州招来王桂生、吕红霞、芦顺萍、张彩云、陶青等25名。这三批学员绝大部分培育成才,成为了兰州豫剧的出众人才,他们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奋勇拼搏,攀登艺术高峰,为兰州豫剧的繁荣发展奉献了青春。
改革开放以来的兰州豫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影视文化和多元化风行,文艺体制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趋势,广大群众文化消费,艺术审美等习惯已不专一垂青戏剧。不少身处都市的戏曲剧种都出现大的生存危机。作为兰州的豫剧人,自然也感到了这一点。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他们除了大抓创作,并在坚持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整理优秀传统剧目的三并举上下功夫,在讲究以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唱腔、好舞美五个方面来赢得观众外,他们还在二度创作方面,提高舞台的科技含量,推陈出新,除旧布新,把兰州豫剧推上了第三个黄金时期。
提到豫剧在兰的黄金时期,这里很有必要简述一下。它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建国后50年代,当时兰州的豫剧拥有“豫剧四大名旦”的常香玉和陈素贞,以及名旦王景云,王兰君和名生王清廉、许树云、赵玉麟、强庭粱等为首技艺超群的演出阵容,演出团体虽从建国初期的4个到后来沿革衍变成两个,但演出景况一直很好,剧场很少空座;第二个黄金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兰州市豫剧团老中青搭配,行当俱全,拥有王景云、许树云、王兰君、强庭粱、董有道、常香玲、蔡君生、冯世华等一批富有一定艺术功力的老中演员外,更重要的是舞台上涌现了郑秋波、王喜云、谭效国、赵传胜、魏国林、许允廉、许幼容、吴立强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当时的豫剧团演出剧场门前,可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热闹非凡,古典剧目演出不用说,一出现代戏《朝阳沟》竟连演50天不衰。第三个黄金时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个时期的兰州豫剧团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他们是周桦、王桂生、毕晓红、朱晓兰、张国玲、芦顺萍、秦兰婷、赵凤兰、冯一帆、孔英、苏良玉、徐军、李皖秦等,这一批后起之秀,成为兰州豫剧的中坚力量,在新的时期承担了承先启后的重任,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把兰州的豫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30多年中他们演出了一个又一个让观众赏心悦目的剧目,如《穆桂英挂帅》、《红灯照》、《跑汴京》、《白蛇传》、《秦雪梅》、《贵姐》、《八珍汤》、《日月图》、《盘丝洞》及自创剧目《早霞》、《姐妹情》、《情殇》、《风流保姆》、《红系太阳河》、《雪山娇子》、《山玫》、《山月》等,这些剧目不但在广大观众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而且在参加市、省级全国性的调演及赛事活动中皆获得过大奖。特别是周桦,凭自己过人的技艺,扎实的功底,动人的演技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梅花奖。
豫剧在兰州70年,一路行来,风雨兼程霞光翩翩,彩虹时现,为共和国戏剧天地点涂出点点亮色。20年来,豫剧来兰州赢得了几代观众的青睐,从农村到城市都有每戏必看令人尊敬的观众。正是广大观众队豫剧的关爱和支持,从让豫剧扎根兰州直至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是历史,必是事实。究其原因,是他们在为观众奉献好戏的基础上,能锐意进取,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善于弄世纪之潮流,敢于度时代之气韵,乐于开风气之先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