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 智力扶贫——甘肃电大双联行动侧记

01.07.2014  16:17

  【双联经验】出谋划策 智力扶贫——甘肃电大双联行动侧记  

  6月的陇东大地生机盎然,在泾川县泾明乡庄头村、练家坪村近900亩的标准化苹果园里,来自甘肃电大的双联挂职干部和农民一起抢抓时机修剪、拉枝,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庄头村和练家坪村是甘肃电大在双联行动中的联系村,从2012年7月起,甘肃电大的双联工作组就来到村里,并派来了学校的年轻干部驻村帮扶,为村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一来到双联村,挂职干部就拿着计算器和笔记本跑遍了所有贫困户。他们挨家挨户仔细询问,工作笔记上面写满了村民的家庭状况、贫困原因、发展愿望等等,就连“家里有几只鸡,养了几头猪”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双联干部在多次摸底调查中发现,庄头村、练家坪村虽然是贫困村,但是村民并不甘于贫穷。许多村民曾经打算养猪,但是四五千元的猪苗费让他们望而却步。双联户樊建军曾想过种苹果,但一没本钱二没技术,苹果“最贵时每斤卖5元,最便宜时每斤只值几毛钱”的市场行情,让他看不懂。

  “文化水平不高和缺乏资金”,这是甘肃电大双联干部为这两个村把的“”。找准了“病根”,他们开始为双联户量身订制脱贫方案。

  他们为樊建军算了一笔账:樊建军家共有9亩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生。由于信息闭塞,一直沿用着几年前的种子品种,每亩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

  在驻村干部的建议下,樊建军在地里全部种植了苹果并套种了药材和洋芋。如今,按照标准化建设的果园长势喜人,优质苹果挂果后每亩能比以前多赚五六千元。双联干部还为他协调了双联惠农贷款,樊建军还养起了羊。据粗略估算,他光养羊一项年收入就能增加3万多元,再加上套种的药材、洋芋及以后苹果的收入,樊建军说:“这一年的收入高兴得都不敢想。

  双联户贾仓俊最大的愿望是盖新房,他家的土坯房和几口窑洞已有20多年了,庄头村和练家坪村像贾仓俊一样的农户还有很多。

  为了让村民手里有钱盖房,省电大工作组联系了昆山一家电子工厂,帮助贾仓俊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同时,他们发挥贾仓俊有养殖经验的优势,帮他协调了10头种猪。现在贾仓俊老两口在家搞养殖,一茬有6000多元净收入。如今,贾仓俊一家已经住进了新房子。

  在双联行动中,甘肃电大注重智力扶贫。该校持续开展“科技助推林果产业发展志愿者扶贫服务”活动,提高农民果树种植技能和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还开展关于农村、农民、农技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果园、畜牧、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及务工技能等培训。

  此外,甘肃电大还通过反复调研摸底、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和研究分析,明确了联系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他们配合泾川县整村推进计划,以基础建设项目为抓手帮助村里改变面貌。2013年以来,学校累计争取675万元资金用于改善两个村的基础设施,并协助12户农民落实双联惠农贷款52万元。此外,学校还自筹资金36.59万元,着力建设村里文化设施。

  如今的庄头村和练家坪村,新修的柏油路通到了村里,硬化的村庄主干道路连接着新建的村部、文化广场、村卫生所、便民超市。不仅如此,贫困户有了致富项目,家家户户都在铆足了劲脱贫致富,古老的山村正在悄然改变着面貌……(通讯员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