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最大外流域调水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全面竣工
原标题:艰辛修建39载“引大入秦”全面竣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外流域调水工程终圆200多万百姓吃水梦
“引大入秦”总干渠资料照片
中国甘肃网4月29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赵卿) 4月28日,记者从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上了解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外流域调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组验收,正式宣布全面竣工。这标志着全省人民历时39年的不懈努力,总投资28亿多元的“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历程画上圆满的句号。“引大入秦”工程历史性地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了200多万老百姓和近2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引大入秦”工程,是西北最大自流灌溉扶贫工程。兴建“引大入秦”工程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秦王川地区22个乡、157个村、28.3万人口及2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灌溉86万亩农田,改变秦王川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
1976年,“引大入秦”工程开工建设。后因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和国民经济调整,于1981年停工缓建。曾经历“两下三上”曲折的建设历程后,1987年全面复工,1994年总干渠建成通水,1995年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工程总投资28.33亿元,设计引水流量每秒32立方米,加大引水流量每秒36立方米,设计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
2009年11月,引大入秦工程调整优化供水结构方案,将灌溉面积由原设计的97.97万亩调减为73.47万亩;改扩建黑武分干渠,新增石门沟和英武两座调蓄水库;灌区移民安置规模由原批复的8万人调减为现状已安置的5.64万人。核定工程概算总投资28.3340亿元。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供水结构优化调整后,工程主要任务调整为利用已建渠系和批复引水量,满足66.13万亩农业、7.34万亩南北两山生态走廊林地灌溉,通过兴建调蓄水库,保障兰州新区、白银、永登、皋兰、景泰及灌区200多万城乡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安置贫困山区移民5.64万人。
据了解,“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甘肃兰州秦王川地区的大型自流供水工程。工程跨越甘青两省的海东、武威、兰州、白银四市及互助、天祝、永登、皋兰、白银、景泰六县(区),主要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1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干支渠长达1020公里。工程以隧洞群为主,干渠以上有隧洞71座,总长110公里,被誉为“当代都江堰”和“人工地下长河”。
如今,项目主体工程已安全运行20年。“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创造了我省水利建设史上的许多奇迹,是甘肃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工程是继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后国内第二个引入国际国内竞争性发包承建的项目,运用国际通用的土木工程合同管理FIDIC条款,实行合同管理、利用外资兴建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截至2014年8月31日,“引大入秦”工程概算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5503.92万元,占概算总投资283339.53万元的97.23%。
历时39年的艰辛付出,“引大入秦”工程的建设者们创造了奇迹,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外流域调水工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第一个引进外资、国际招标、中外合作建设的项目,也是世界银行贷款援建项目的样板工程;被评为建国60年甘肃地标建筑之一……“引大入秦”工程全面竣工,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生存工程和发展工程的他,将造福于灌区数百万百姓。
据了解,“引大入秦”工程当初设计以“发展灌溉、生产粮食、解决温饱”为主。但工程建成时,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种粮效益下降,工程效益也因此难发挥。为了盘活这一大型调水工程,我省将工程功能定位调整为以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统筹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生态用水,面向市场,为供水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通过调整优化供水结构,供水范围不但突破了秦王川,延伸覆盖了兰州新区和永登、皋兰、景泰、白银等城乡生产生活用水;而且突破了季节性束缚,实现了常年不间断供水;供水领域突破了单一的农业灌溉,形成了集农业、城乡生活、工业、生态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供水新格局。
“引大入秦”工程建成,对于改变以秦王川为中心的我市北部地区干旱缺水状况,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统筹供水区城乡生活、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特别为兰白经济区的发展和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同时,历史性地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13万亩,粮食亩产由通水前的6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通水前的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历史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使秦王川森林覆盖率由通水前的0.82%提高到8%,区域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年均降雨量比通水前增加50至80毫米;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通水前的178元增长到2013年的6083元。而且,历史性地改变了供水区城镇和工业供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