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8成孩子想对爸妈说“我爱你”但说不出口
聊了一夏,我们在少年们的投稿中,看到了一场场过去与现在的对话,里面有家人曾经的辛劳与努力,挣扎与温暖,以及那些年在时代风云变幻下被裹挟的甘苦。
参加过本报新少年作文大赛的学生也来了,用独特的视角和个性的文字,把他们和他们家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我们陆续刊载的“聊天记录”里,有感动,有温暖,有对比,有思考,评奖结果近期会在本报教育微信“升学宝”上揭晓。
当然,我们鼓励大家聊一聊,也想从中探寻当下青少年和家人的关系。所以,也有部分同学领走了暑期实践的另一项任务——调查分析员。答案,就在他们递交的调查报告里。
杭州文澜中学沈箫童、施条律“二人组”的调查报告有数据有分析,他们发现各个年龄段受访者都把“饭桌”作为聊天的最佳载体;初高中学生觉得家人不够了解他,应该和青春期的叛逆有关;小学到高中,父母与孩子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学习”,而到了大学90%的受访者把话题转移到“家长里短”上……
今天刊登的这份调查报告,是由杭州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李烨独立完成的。
暑假回到家,团聚的激动和喜悦瞬间弥漫。可是这份喜悦往往难以持久,没几天,不耐烦、抱怨、牢骚甚至争吵逐渐升级,她困惑:为何父母头两天待你像宝,后两天恨不得把你赶跑?她把调查对象指向和她一样的大学生们。
调查的结果,比她的预期乐观得多,可她又紧追进行了一次回访,答案竟不一样了,这背后又有怎样的隐忧?
这正是我们发起这项暑期实践活动的初衷——探寻家人的“自我”,也能不断拷问自己的“自我”。
现在,活动要结束了,但希望,你们的聊天不要停。
调查的A面——
过半受访者表示与家人相处愉悦
近7成受访者在校期间每周会与家人联系
这些孩子暑假回到家,与家人的沟通情况是怎样的?
有52%的人选择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一直很愉快,27%的人坦言头几天会更为融洽,其余表示一般。
一天中,与父母沟通聊天的时间一般多久?33%的受访者表示聊天时间不会少于1小时,另外的57%在半小时以内,剩下的10%则表示没几句话可聊。
在这过程中,有83%的人选择了轻松坦然或期待,只有17%的人有紧张、无所谓或不耐烦的情绪。
同时,还有73%的同学乐于与父母一起看电影,43%的同学愿意分担家务。
而若把时间往前拨,大学生们在校期间,21%的受访者依然每天会和父母联系,还有66%的人每周至少与父母联系一次。这其中的主动性上,孩子主动的占25%,认为双方都差不多的占56%,剩下19%则是父母主动。
这些数据的指向,似乎比我们的预期乐观,当代大学生和家人的沟通还算顺畅。大多数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不认为自己与家人存在交流困境。
调查的B面——
7成受访者不知道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4成受访者不愿意父母看到自己的朋友圈
可当我们再去细看聊天内容,近80%的受访者表示话题以琐碎家常为主。其他点击率高的话题还有:学习、就业、感情,以及对未来的打算。
显然,话题的落点更多还是在年轻人自己身上,爸妈关注他们的当下,操心他们的未来,但父母的过往,却很少提及。
调查中,有几个问题考验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程度——
100人中,73人不知道父母的结婚纪念日,还有56人不知道父母当年是如何相识的,57人不知道妈妈会在哪里理发,甚至还有8人,不知道父母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几。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关于“你的朋友圈是否会屏蔽父母?”13%的受访者坦白已经这么干了,另有2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刻意屏蔽,但不希望他们看到”,可见,当代大学生和父母的日常交流,还是有许多“保留”。
二次回访——
数据的背后,有没有一些暗藏的隐忧,或是一些连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缺失?
基于这样的自问,在首轮调查问卷回收后的10天,我们又对部分受访者进行了回访。
陪父母看场电影的愿望
很多到现在还没完成
回访的20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认为自己和家人的关系融洽,且在“愿不愿意陪父母看电影”、“愿不愿意陪家人逛街”、“愿不愿意和家人买菜、做饭或是分担其他家务”等问题后面,勾了“是”。
回访的问题,则把“愿不愿意”,改成了“有没有”。当时,暑假已过去大半。
答案就有些落寞了。比如关于第一个看电影的问题,20人全部摇了头。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上一次与家人一起看电影的记忆彻底断片,只有一位男生回忆起是“高中时期”,因为“妈妈生日”,但片名早就记不起来了。另一位女生说,暑假里连追5部电影,但都是和小伙伴去看的。
至于其他几项,他们的解释是“还没顾上”:平时工作学习压力大,假期就该彻底放松,补补觉很正常;同学许久不见,要联络感情、维护人际关系,参加聚会很必要。
但是就在这些“正常做”“必须做”的清单中,陪家人这项往往被抛之脑后。
八成孩子想对爸妈说“我爱你”
但终究还是说不出口
还有一个问题的答案,让我想起暑期档电影《后会无期》里的一句台词: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
这个问题是:有没有一些话,是你想对父母说,却没有说出口的?对此,近八成的受访者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我爱你”,却终究还是“爱你在心口难开”。
另一个反差很大的问题:是否对朋友、同学很友好,面对家人时却容易烦躁不耐烦?
高达88%的人选择了“有时会这样”甚至“经常这样”。
如此看来,当下青少年对家人的爱才是放肆的,他们习惯了家人为其挡风遮雨,给予温暖和安全,笃定地认为父母永远不会离开和放弃。所以很少去说话,去沟通,体贴他们、讨好他们。
这虽然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现实存在,又是否想过,这种放肆,或许也会伤害最爱自己的人?
在本次调查中,类似的“放肆”还体现在:“与家人的沟通出现问题时你会选择怎么做?”
有3成同学的选择应了那首流行的英文歌“let it go(让它去吧)”;我在调查的最后写着:“当你做完这份问卷,是否有和家人聊一聊的冲动,欢迎把你和你家人的故事和我们分享。”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有”,但最终还是没有收到一份成形的“聊天记录”。
通讯员 李烨 记者 徐洁 整理
收集有效问卷100份,男女生比例4:6。其中以大二、大三的同学居多,占到八成。
在调查对象上的倾斜是有原因的。大一新生,即将面临或许是人生第一次远行,对家和家人都会特别依恋。大四学生,正承受着就业、升学的压力,更多关注对未来的运筹。相比他们,大二、大三的同学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或许能反映出更为真实的内心。
这100人中,53人是独生子女,其余不是。59人在本省上大学,离家不算太远,41人在外省上大学。其中43%的人每学期才回一次家,有40%的人每月或每逢节假日回家,剩下7%的人每周回家。(记者 徐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