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生存状态”何必满口“屌丝”?
10月29日,北大发布全国首份《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报告显示:屌丝平均薪酬2917.7元,远离家乡,大多时间用来工作和赚钱。过半屌丝单身,要给父母生活费。长春是本年度最屌丝的城市,吉林是最屌丝省份。(10月29日澎湃新闻网)
在这个不足100字的新闻“摘要”中,出现了5处“屌丝”,而在整篇新闻报道中,更是开口“屌丝”闭口“屌丝”。也许是为了调适读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应,报道引用了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观点:屌丝一词起源于网络,传播至今已并非贬义,而是代表着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崛起。
百度“屌丝”,意即在网络中常指一个人符合矮、穷、丑、挫、呆、胖这些特征。虽然“屌丝”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流行起来,年轻人群体间的语言文化中更被广泛应用,但相对于“屌丝”最初的定义,如今却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嘲现象。北大认为“屌丝”代表着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崛起没错,但它意味着人们自我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力,而不是脱离了“贬义”的尊称。代表主流文化的北大,调查某一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也算分内的学术课题,但何必对这个群体言必称“屌丝”?
而这份所谓的《屌丝生存现状报告》,也有点让人不知所云。究竟是对“屌丝”的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抑或是对逼仄的社会生存环境的揭露?因为,相关报道显得很兴奋,迫不及待地追问“你是屌丝吗?你已存够了10万元了吗?你全额出资为自己买房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你,你已经不是屌丝了。”不知北大的《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是不是按这个标准划分“屌丝”的,但在这样的追问下,笔者可以代现在的年轻人回答,“我们都是屌丝”。即使是官二代、富二代,可能也无力全额出资为自己买房子,也是“屌丝”。
本来,有些人利用屌丝一词“自我设障”,降低成功期望,以此来缓解巨大的社会压力,这部分人当中多数拥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才主动归类“屌丝”,也算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但存够了10万元和全额出资为自己买房子的衡量标准,无疑打破了“屌丝”们在“自我设障”下的宁静,把一种“网络亚文化”的产物,在网络主流文化中,具体为实实在在的现实苦逼。
就算“屌丝”一词并非贬义,但读着这篇开口“屌丝”闭口“屌丝”的报道,总有一种“高富帅”对“矮矬穷”的不屑意味。不知这种轻蔑的口吻是不是来自《屌丝生存现状报告》,但相关报道却将其当做了时髦的称呼。笔者不厌其烦,粗略统计了一下,通篇报道中,出现“屌丝”的语句达到48处。而这个“并非贬义”的称呼,针对的是“已经参加工作,个人存款10万元以下,未买房或者已经买房,但不是由自己全额出资的人群”。试问,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有多少人有资格受到“你已经不是屌丝了”的“恭喜”?
无论《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是为了对年轻一代的激励,或是对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鞭策,但用“屌丝”来称呼这个群体,是有违这个群体用以自嘲的心理的,也是在一种本已不堪的现实下,对他们的再次伤害。满口“屌丝”的媒体以及学者们,不会分不清“自嘲”和“讽刺”的不同吧?
文/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