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

29.12.2014  16:11

  “艺术与审美”之戏剧课。上戏剧课之前,清华附小二年级的几名孩子穿戴着卡通服饰,在校园一角玩耍。学校每个班每周都有戏剧课。

  “语言与人文”之识字分组阅读讨论。

  “体育与健康”之足球运动。

  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统编中小学教科书。(摄于人教社“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

  1951年,国家出版总署制定的《一九五一年出版工作计划大纲》,明确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编中小学课本。”按照此要求,人教社立即着手对老解放区和民国时期的教材进行改编或修订。

  清华附小一年级(8)班的课表。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心脏”,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普遍把“课程设置”等同于开设一门课,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最终必须符合对人的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并不单单是开几门课,而是如何通过系统的课程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反之,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切身的影响也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上过多少门课,学过多少知识,而是在这些课程背后所接受的启蒙教育。

   民国时期课程

   综合与分科相互结合

  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全国知名,其核心理念是整合。追溯校史,我们发现,清华附小早在成志学校时期(清华附小前身),似乎就播下了“整合”的种子。只不过,当时的授课方式叫“综合”课程更合适。

  根据1912年的“壬之癸丑学制”,小学课程已经既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科目,也有女生的家政、缝纫等实用性课程。在高小阶段,还增设理科、农业等自然科学,“初步体现了工具性课程、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和课程的多样性原则。

  1923年制定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小学课程结构体现了以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特点——低年级的课程以综合性为主,高年级以分科设置为主。

  据清华附小校史资料记载,1925年秋,学生共21人,二年级4人,三年级8人,四年级8人,小学高年级1人。开设的课程除国语、算术、音乐、手工劳作、体育外,还设有社会学与自然课,四年级开始增设外语。这是中国小学较早将外语设为学科的学校。

  这些课程在当年学生留下的成绩单上也能得到印证。

  到了1946年,学校课程已趋于完善,开设的课程有读书、作文、习字、笔算、说话、珠算、常识、自然、历史、地理、英语、劳作、美术、唱游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