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流活活》

10.11.2014  12:42

    《诗经·卫风·硕人》中有句云,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应该属于最早以诗的形式来描绘黄河浩荡流动场面的吧,那么作者张克纯选择后一句做影像集子的书名,我想并非所谓的信手拈来便超然,实乃苦心孤诣的结晶,——为腹不为目。第一,黄河流了多少年,这话题很使人有点茫然,而其远古时期又是怎样的情形,最清楚简要的则在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述上,从中最可以看出当初的河水开阔与否盛大与否,是研究黄河史况的很好的资料,倘若缺失掉追本溯源的精神,摄影师从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山东连缀起来的五十四幅开阔平淡中倍增飘渺的黄河流域的视觉画面,就没有了力的支撑点,以及延伸出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深邃思想。其次是书的调子充溢着黄土气,如被遗弃在煤场里的佛像、黄河源头、山中的黄河、兰州城、村庄边的雕塑、在龙灯下晨练的人、登上在河心小岛的人、翻倒的水泥车,以及河边玩水的人、带着毛泽东像横渡黄河的人、桥下度周末的一家人等,样貌固然有别于“直接摄影”,即经过了色调的后期整体把握,可每一幅究竟意味着照片之外的一种特殊艺术审美和哲学探寻,这大概不是什么过分的夸赞吧。浑黄的天地古今亦然,但其间萌动着的生命是否壮美如初,张克纯通过镜头片段的截取和色泽的苍黄拉开自己思维的空间,——人类的发展让环境付出的代价是显然的,也许文明时代下满卷全是福兮祸所伏的景致,还不如蛮荒岁月里的瑰丽神秘让人感觉愉快。

    我不尊奉《北流活活》的摄影技巧作大众追寻的终极目标,我是赏识作者经营的梦幻空花的境界,他能于切实的世界隐凸物象的无常,此所以正是大有趣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