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退休局长义务扫公厕“返璞归真”

12.07.2014  19:03

  在濮阳县林业局的家属院里,公共厕所前每天上午都有这样一个身影——倾倒便纸、打扫卫生。一位老人默默坚持着,每天两次从不间断。这一幕,在这里已经上演了15年。他不是小区的清洁员,而是濮阳县林业局退休的副局长任宗玉。(7月10日《大河报》)

  退休局长扫公厕为何引发网友热议,原因在于对该局长退休前身份的认定。大多数人一看到新闻,脑中即可显现此事件有“作秀”的嫌疑。在公众偏颇的习惯性认识误区里,“官员扫大街,官员坐公交问民生”看似并不那么应景。偶尔突发奇想下基层,在公众看来,只是记者跟随在旁拍摄的官员“亲民秀”。这种表演成分浓厚的下基层,自然被群众贴上了“作秀”的标签。

  但是长达15年的义务扫公厕,并不能以“作秀”为标签来“盖棺定论”。15年的义务扫公厕,是怎样的一种坚持了?在该退休局长看来,这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每天定点定时的义务扫公厕看似成了他的一种生活规律,无关其它利益羁绊。而把其理解为是当代官员的道德楷模,看来并不是那么恰当。因为在该退休局长看来,“扫公厕”已经成了一种默默无闻的习惯坚守,而不是为自己捞取什么利益资本的借口“砝码”。

  在该退休局长看来,“扫公厕”合乎他的道德习惯,他也把这项工作当做退休后的生活乐趣。脏不脏,累不累,无关大碍,只要大家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他就高兴。“在家是孝子,出门是好人”是他的人生格言,所以出门义务扫公厕便在他的好人好事之列,变成了他义务分内之事。打扫公厕也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的坚持,一种对信仰承诺的兑现,无关装深沉博出名的“作秀”之嫌。

  请对退休局长扫公厕“返璞归真”,这不仅是还原事情本来面目,也是保护一个老人所坚持的信仰习惯。给其戴上当代官员楷模的美誉之称,恐怕会打扰到该老人宁静而又规律的生活。老人已经把“打扫公厕”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因为在他看来,“扫公厕”已俨然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需要别人大肆报道的“溢美之词”。

  文/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