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要做弘扬国学文化的主阵地

08.11.2014  17:43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日前透露,该社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将由过去的约25%提高至35%。对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内容比重的提高,社会上一直都有各种疑虑。而我认为,语文教材无论如何都应该成为国学教育的主阵地。

  最近几年“国学热”再度升温,在此背景下,各种个人私塾学校以及民办的书法、经典诵读表演等课程风生水起。人们在“追捧”的同时,也饱受其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教学效率不高、管理松散之苦。而在学校教育中,国学经典目前更多地是以活动课、探究课或综合性学习等课程体现,给人形式重于内容之感,总感觉花了很多时间,但却没有真正学到国学精髓。因而,在语文教材中增加国学内容,让语文教材成为学习经典主阵地,语文课堂成为主渠道,无疑效果更好。

  当然,在强调语文教材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时,我们也必须对社会对此抱有的疑虑作出回应。比如,此举是否会加大教材难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如何应对自身国学经典素养、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的挑战,这些在教材编写和使用时都应有所考虑。

  同样,正因其重要性,在教材编写时就必须要有具体可执行的科学依据,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目前,各种版本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是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该标准关于语文教材编写是以“建议”的形式列举了10条内容,而且多为原则性规定,使得教材编写时缺少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权威标准,自由度、随意性较强。

  我以为,相关研究机构应为教材决策者、审定者、编写者提供一套可资参考的编写标准,包括选文总数、选文标准、选文文体比例、现代文与古诗文比例、习题数量等等。就拿古诗文比例来说,到底多少才是合适的,到底多少才符合当前中小学生语文水平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符合身心发展特点,更何况还有东、中、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这都需要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最终制定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编写标准。如果关于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只是停留在“建议”而非“标准”的前提下,那么提高国学内容比例这样的做法,想不受到争论很难。

  总之,让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真正有所作为,这理应获得我们“点赞”。而提高教材编写的科学性也是必须的,这能让教材成为国学教育的主阵地更具合理性。▲(作者是《语言文字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