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刹一刹频繁上演的车展“走光戏”
10月18日,2014第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进入第三天,车模透视装大露后背,薄纱遮臀爬上车顶,摆出性感挑逗的姿势,瞬间吸引不少的“手机党”狂拍。(10月23日新华网)
在网络媒体的热炒下,“车展”与“车模”似乎成了密不可分的“双胞胎”。从今年的西安车展、上海车展到长春车展,几乎每一次汽车展会,都会有身着“大尺度”服装的车模引发舆论“爆点”。类似车模衣着过分暴露,有意无意上演“走光戏”的桥段,对各大车展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惑:这是展车还是“展人”?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异化”得越来越离奇,车模屡屡喧宾夺主,成为新闻噱头,不断挑战公众的审美底线。其实,车展“肉体化”是车展主办方与车模之间“合谋”的结果,两者关系“暧昧”,合作共赢。一方面,车展需要车模来撑场面,车模的知名度和“开放度”决定着门票的价格和出售情况,以观众普通门票30元一张来算,10天的车展观众数量预计达10万人,主办方赚的盆满钵满。另一方面,车模也需要车展来提高知名度,赚钱不说,更需利用观众与媒体的“消费点”达到“一裸成名”的目的。
然而,车模“抢戏”成为主角,不但会让车展文化跑偏,使其演变成纯粹的“色情消费”,更会让日趋成熟的汽车市场变质。车展应该关注的是技术、性能、造型、外观及售后服务等,这些才是赢得消费者青睐与信任的关键,花大量心思研究车模如何“出彩”,大搞眼球经济,实为本末倒置。
因此,有必要刹一刹频繁上演的车展“走光戏”。一方面车展组织者应转变观念,将注意力转移到技术质量、设计理念、服务方式上。同时相关部门应履行好监管责任,敢于对充斥着低俗之风的车展亮出“红牌”,提高车展准入门槛,加强媒体舆论监督,抵挡车展低俗之风,让车展回归汽车本身。
文/胡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