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对孩子下达“禁网令”

21.09.2014  13:38

孩子的课余时间都去哪儿了?”昨日,首都互联网协会针对全市4005名青少年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53%的孩子课余时间选上网,其中上网时七成中学生在进行网游、影视音乐、网络小说等娱乐活动。(9月20日《新京报》)

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也不例外。因特网是一个信息内容极为丰富的百科全书,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能够实现全球信息共享,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它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益处我们不言而喻。

可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未成年人自制力及辨别能力差,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蚀也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错误观念的误导更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由于上网误入歧途的案例屡见报端让“该不该对孩子下达禁网令”成为一直以来颇受争议的话题。

笔者认为,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双面性是必然的,作为家长,不能因互联网的负面性而将这新兴产物束之高阁。其实,对于未成年人接触网络问题,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那些潜在的隐患完全可以消除。

据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完成课业后的业余时间中,53%的受访者选择上网,这也成为他们课余时间最大的娱乐项目。而中学生上网行为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网络游戏(46.7%)、影视或音乐网站(21.4%)、新闻资讯(12.6%)。进行娱乐活动(网络游戏+影视音乐+网络小说)的中学生超过七成;进行网络社交(社交网站+电子邮件)的则不足一成。单纯将上网作为学习辅助的查找学习资料的也不足一成。显而易见,网络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强化,由此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两个问题,其一是家长对于孩子上网情况并不了解,更没有做到积极引导。其二是家长没有为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网已经基本代替了“亲子游戏”。作为家长,既要让孩子知道通过网络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把自己推向犯罪的深渊,同时,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学习典型的案例,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上网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另外,家长也应该对孩子多加关爱,与孩子多沟通,常交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们只是抱怨责怪孩子的贪婪与任性,却不曾反思自己,为什么孩子的课余时间被网络抢走了?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是否尽到了应尽的义务?其实网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们那错误的教育观。

文/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