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曲骨话古典

14.09.2014  22:45

    闲暇无事的午后,习惯品香茗诵古诗,若是再加匹配的乐曲作为背景,则是妙到极处。而古诗吟诵当选极富东方神韵的中国古典音乐来配吧。你看那灵动跳动的笛子,伤感低沉的竖箫,宁和空明的古筝,塞外风尘的琵琶无一不与唐诗宋词所描绘的意境相互映衬,共守圣乐和净土。

    一直以来,很是羡慕古时文人洒脱自如的生活。他们仿佛总在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结庐而居,煮酒舞剑,吟诗作曲无不悠哉,乐哉!而这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文人们在此将诗与曲进行了绝妙的结合。古琴曲《阳关三迭》的主要歌词便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则曲调是采自民间,淳朴多韵味。而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似对琵琶也颇有研究,才会在《琵琶行》中写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佳句吧。

    在我看来,中国古典音乐是流动着的诗词,而唐诗宋词则是永久凝固的圣音。用心聆听你便会发现,中国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境界不是淳厚秀雅,极尽苍茫,就是古意磅礴,充满雄浑文气。无论是《广陵散》还是《潇湘水云》、《汉宫秋月》,那弓弦上流淌出来的都是诗词般的境界。这种诗曲的交融是自然的,犹如开花结果,鸟鸣枝头一样。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皇甫松的《梦江南》轻柔婉约,最适合配上竹笛吹奏的江南小调,轻轻的如燕语呢喃。而此时的空气都略显潮湿,似一层水雾若有似无地飘悬着,耳中的笛声空灵的似江南初春细密的雨丝,直渗心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吟诵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个女孩子也会想象着自己手执铜琶铁板放声高歌,耳边仿佛响起伯牙的《高山流水》,于是念奴声声,高唱入云,流水滔滔,天地挥映将东坡居士的豪迈激情引向极致。除此之外,《十面埋伏》的金戈铁马,《渔舟唱晚》的闲淡欢畅,还有《雨打芭蕉》的清丽柔和,无一不乏诗词之韵味。

    试想若没有诗词的描绘,音乐便一片空白;而若没有音乐的韵律,诗词便少了灵动。苏轼的词配上古筝,豪放间便多了些壮志疏狂。辛弃疾的词配上琵琶,更多了大漠孤烟的塞外风情。而李煜的词总是笼罩于一片愁云之中,笛子吹来太欢,琵琶弹来太疾,唯有箫,低沉而不失圆润,呜咽着如泣如诉,幽幽然的道出那份浓的化不开的愁。诗曲相融真是美哉,妙哉!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日之将夕,听一支古曲,吟一段佳句,情弦随之触动,心灵为之醉了,眼前尽展春山秀水,古道西风,驿路客栈,夕阳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