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最后一名不能少了群众参与

27.10.2014  03:49

    第一名上台领奖常见,最后一名上台领奖却是新鲜事。23日,陕西省渭南市召开的全市2014年综合观摩暨第三季度工作讲评会上,6个县(市、区)的相关负责人上台领了写有“最后一名”字样的黄牌。领奖者大多数愁眉苦脸,也有人露出尴尬的笑容。领黄牌者的照片被发至网上,立即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最后一名,是让人感到难堪甚至是耻辱的奖项。这叫那些混日子,不求争先只有安稳度日的部门和干部来说,确实再难以滥竽充数,不得不现形丢人了。如此鞭策后进,可能在效果上确实要比“奖励前三名”好得多,当然也比一些“排排坐吃果果”人人有份的评奖更具积极意义。不看广告看疗效,据渭南市考核办考评科的负责人介绍,该措施实施后,连续两季度领取黄牌的区县基本上没有。

    那么,这样的评选是不是因此就非常有积极意义,并值得在各个地方政府推而广之呢?从目前新闻所披露出的信息来看,必须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为什么要谨慎对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评选本身有点经不起分析。你看,这个评选只是政府部门内部评选。评选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政绩进行了量化,但这个量化不管多么明晰,依旧是唯上的,没有开辟途径,让老百姓并参与进来,他们的感受、意见、反应在这个评选中变成了“沉没的声音”,无人打捞。少了群众的直接参与,这个评选所体现的总体政绩观就有可能是跑偏的。这一点,从考评的内容上已经有所体现。你再看,评选考核评比的内容只有全市的重点项目,根本没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项目。如果单纯只考虑重点项目的进度,并以此为标准,那就难保一些县区为了创优争先而采取非常之措施,比如非法强拆,比如破坏环境等等。这就意味着,居民的财产权及其他人身权益有可能随时得到侵犯。

    让后进“露脸”是好的,但先进后进如何评选、由谁评选拿什么标准衡量需要更好的设计和执行。没有民生项目,没有把提高辖区百姓幸福指数作为主要内容,只考核重点项目的进展,说白了依旧是唯GDP的政绩观。而少了群众的监督与参与,这样的评选也就无法获得百姓的认可与支持。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要是群众不满意,效果再好也是闲的。蔡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