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精准扶贫——甘肃模式的基本品格

02.11.2015  11:05

  原标题:精准扶贫:甘肃模式的基本品格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精准扶贫课题组

  面对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省情实际,甘肃省积极践行精准扶贫理念,系统谋划和综合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甘肃模式的理论品格:以“四个全面”为理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发展

  “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科学思路和基本框架,也是落后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全面指引。作为欠发达省份,甘肃省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把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重点放在农村贫困地区,将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按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差多少填多少,全力提升弱项、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取向,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除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外,还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消除垄断、鼓励竞争。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努力推进建立和完善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依法治省方面,狠抓严格执法,做到严格执法不走样,不搞选择性执法。努力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促公正,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狠抓全民守法,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从严治党方面,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贪污腐化、寻租牟利、侵害百姓等行为。同时严厉整治不敢担当、不在状态、消极懈怠等“为官不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在其位谋其政,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

  二、甘肃模式的理想品格: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省委要求始终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方面。比如,甘肃省把解决贫困问题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兰州市的空气污染,是久治不愈的痼疾。2012年初,省委书记王三运主政甘肃,拉开了一场最严厉的真抓实干治理污染行动。短短三年多时间,兰州不仅脱离了十大污染城市的行列,而且成了治理污染的先进城市,成绩巨大而显著。最重要的是,从2012年开始甘肃省全面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由省市县乡1.5万个机关单位、40多万名党员干部对口联系1.6万个贫困村、67万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面对面解困、点对点帮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省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进入了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三、甘肃模式的理念品格:以市场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落后国家或地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欠发达地区,甘肃以市场规律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在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建设、农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在金融政策方面,甘肃省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有效整合扶贫资金389亿元;由财政向每个贫困村注入50万元资金作为基数,设立农民资金互助社,解决群众急迫的资金需求;实施了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同时按照贷款数量的3%,由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按比例逐年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发生贷款损失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负担。另外,根据市场需求,甘肃还积极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源资产参股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不断拓展扶贫方式和手段。

  四、甘肃模式的制度品格:以公开化努力实现制度约束的公正化

  公开是实现公正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制度建设的公开化方面,甘肃省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村级组织中,甘肃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党务村务重点工作和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及时全面公开。所谓村级政务“四议两公开”,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党组织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组织实施。甘肃省通过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落实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基层党的领导,增强了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维护和保障了群众利益,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在精准扶贫方面,对贫困户、贫困人口基本信息,通过开展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公开数据库,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需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列出需求清单,进行精准帮扶;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减贫计划,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时序,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倒排工期、挂图公开作业,能否按时完成,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甘肃省要求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在制度公开化建设方面,甘肃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在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的同时,建立扶贫清单;同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突出阳光政务、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三大主题,打造网上办事的并联审批平台、快捷务实的便民服务平台、信息公开的阳光政务平台,建成省市县一体化的“网上政务超市”。

  五、甘肃模式的实践品格:以精准设计为先导积极推进精准落实

  精准扶贫中,甘肃省十分重视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1+17”精准扶贫方案,涵盖了全省富民产业、教育扶贫、医疗卫生、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方案具体细致,周到严密,体现了精准设计和科学规划的特点。在精准设计规划的基础上,又积极推进精准落实。通过六个精准,将精准要求落实分解到各个具体环节。一是对象精准。围绕解决对象精准的问题,甘肃省组织力量对417万贫困人口进行了详细摸底、登记造册,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统一了识别标志和数据口径,对贫困户基本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对贫困村基本做到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帮扶单位、有脱贫时限。二是目标精准。具体确定了“两步走”的目标任务:今年至2017年集中攻坚,2018年至2020年巩固提高,确保到2017年减贫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三是内容精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因素很多,省委要求一定要抓住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重点解决村道硬化、安全饮水、农电保障、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在发展富民产业方面,瞄准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精准发力;在强化公共服务方面,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扶贫等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四是方式精准。把精准扶贫同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注重用市场的办法聚集资源,用方式的精准破解难题。五是考评精准。为了实现精准考评,甘肃出台了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通过考核,促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六是保障精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人才支撑、转变工作作风,为精准扶贫提供厚实保障。

  (执笔人:宋圭武课题组成员:范鹏、孙秉文、魏立平、宋圭武、吴晓军、王文行、朱占荣、马应超、魏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