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无障碍设施缘何成了“绊脚石”
原标题:无障碍设施缘何成了“绊脚石”
2011年1月1日,我省实施《甘肃省无障碍建设条例》;同年2月1日,《兰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实施,对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了明确规定。近年来,我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专项条例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转变。
尽管上层建筑层面已日渐完备,但在实践层面,无障碍设施老化、建设不到位、管理不健全等问题却依旧突出。人们不禁要问:无障碍设施原本是弱势群体出行的好帮手,为何现在却成了“绊脚石”?
无障碍设施关乎幸福感
早在2010年,兰州市就加入到创建无障碍城市的行列中。
“3年前,残联给我家的卫生间安装了无障碍设施,现在上厕所就方便多了。”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街道居民潘静兴奋地对记者说。
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潘静,行动不便,如厕成了她最发愁的事,在城关区残联的帮助下,给她家里的卫生间进行了改造,了却了她的一块心病。
除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家庭外,信息无障碍也是残疾人非常渴望解决的问题。
“现在只要打开兰州市政府网站,利用无障碍系统功能,只需5个键,就可以用耳朵‘看’网页政策信息。”家住铁路社区的盲人小赵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去年3月至5月,中国政务信息无障碍行动组委会联合百座城市政府发起“美丽中国——中国百城政府政务信息无障碍行动”。兰州市政府作为第一批参与建设的单位积极开展市政府政务系统无障碍建设。随着政务网站信息无障碍的推进,兰州市的视障人群、中老年人也可以开始享受无障碍的政务服务系统,为这些人群获取信息提供了大批便利,也为这些家庭的其他成员省了不少力气。
无障碍设施成出行“绊脚石”
盲道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9月1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区主要道路上基本都有盲道,但有些连贯不够,有些被占用,难以发挥盲道的作用,往往成为盲人出行中的“绊脚石”。
在民主西路中山林十字以东马路两侧的路段看到,由于停车位比较紧张,盲道就被压在了各种车辆的下面。
“我平时很少出门,之前出门经常被盲道上的障碍物绊倒,或者走着走着就不知道到哪儿。”家住七里河区上西园的盲人刘爱萍无奈地说,对一个盲人来说,街上的盲道多处是“陷阱”。
近几年,兰州市的马路上建起了人行天桥,方便行人的同时也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人而言,通行并不方便。9月1日下午,记者在酒泉路与甘南路十字的人行天桥上看到,由于天桥设置的坡道偏窄,轮椅的两个轮子根本无法在坡道上前行。
除此之外,兰州市在部分路口、人行横道设置了与红绿灯同步的过街音响信号装置,但大部分路段的红绿灯都是无声的。记者在走访兰州市的几家商场发现,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几乎很少,在西单商场的一间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内,记者看到里面甚至堆满了杂物。
让无障碍设施畅通无阻
无障碍出行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怎样能让弱势群体真正实现无障碍出行?
今年1月,有兰州网友在人民网上给省领导留言,建议引进无障碍公交车方便残疾人出行。对此,兰州公交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回复说:“引进无障碍公交车解决残疾人出行,需具有无障碍功能的公交车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目前,兰州市道路设施不健全,公交车缺少固定标准残疾人上下车的站台,因此,现在引进无障碍公交车的条件不成熟。”
针对无障碍设施配套率低、盲道被占、公交缺少无障碍设施等问题,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向省上相关部门建议让所有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无障碍通道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建议我省建设管理部门对全省无障碍设施进行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