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无车日”的现实与理想
原标题:“无车日”的现实与理想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提倡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将出行变成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方式。
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开着他的最新发明——第一辆三轮汽车,带着他的妻儿,晃悠悠地上了马路,惹来路人围观。这位后来被誉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当时可能并不知道这辆车能走多远,也不会想到这个玩意会在后来如此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一场倡导“无车日”的行动会最先在邻近的法国浩浩荡荡地举行,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风靡全球。汽车是多么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毋庸置言。因为汽车,在隆隆的马达声中,我们能抬升遥望地平线的眼界,到达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与此同时,却也形成了对汽车的生理依赖,从此不愿多走半步;因为汽车,在滚滚尘迹中,我们如上了发条的陀螺,让周遭的一切在贴上了现代化标签的同时,却也发现我们被拉进了水泥森林,亲近自然的祥和已成为奢侈。
资源的稀缺,空间的逼仄,当技术的发展与人性的自由开始失衡,“无车日”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而这击中了人类共同的脆弱,使1998年法国的一群年轻人的集体口号展现出强烈的蝴蝶效应,“无车日”迅速成为全球的时尚。
有人说,“无车日”就是一场秀,在这一天,会给出行的人带来更多的不方便,认为如果真要追求回归,为何不一禁了之呢?我们总是陷入这样“非黑即白”的窠臼。“无车日”并非救命的稻草,也不是压垮现代科技的最后稻草,我也认为这就是一场秀,但这是一场希冀能带来对“速度与效率”反思的秀,我们并不是要拒绝汽车,而是希冀能在一个更少尾气、更少拥挤、更少车祸现场的日子里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对秩序的认知,换来行走的自由。
“无车日”每年只有一天,但我希望这样的绿色出行能贯穿于每一天。当绿色出行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句流于形式的宣传时,便是技术与人性达成平衡之日,而这亟需各种以公共之名的作为持续发力,比如对公共交通的改善。在诸多城市中,不仅人行道被机动车道严重压缩,甚至连方便低碳出行的自行车道也被盘剥;比如控制公车滥用,在三公消费中,公车消费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公车滥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加剧了城市交通的负担。
幸运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大多数城市,绿色出行正成为一种时尚。那些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低能耗的电动公交车,那些游弋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自行车,正如点缀于城市间的五线谱,奏出这座城市的和谐与宁静。今天是全球“无车日”,不妨让我们走出家门,漫步于城市林荫大道,品味没有拥挤、没有浓烈尾气的闲适,与“无车”生活来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