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让纪律释放出“沉潜的力量”
反腐败不仅是要守住法律的底线,更是要维护党纪的严肃性,让党员干部敬畏纪律
这两年来,中央巡视组的行动,给反腐败斗争注入巨大的正能量。事实上,除了中央巡视组,按照巡视工作条例,省级党委也要建立专门机构开展巡视工作。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截至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已经启动2015年首轮巡视,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巡视的“靶心”紧盯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问题。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也刊发文章,指出“从严治党就要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再次释放严明纪律的强烈信号。如果说强力反腐是要“用治标为治本赢取时间”,那么经过两年多的“打虎拍蝇”,我们已经打开了一个“治本”的时间窗口,在反腐败力度不减的同时,正可以把纪律进一步严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可见,讲纪律、讲规矩,正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又一个着力点。
党员领导干部是多年培养起来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感叹,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这也提醒我们,即便从成本的角度看,党风廉政建设也需要加大“防患于未然”的力度。否则,不仅是人力资源上的巨大浪费,甚至可能陷入“割韭菜”的困局。肌体健康,不仅要剜除毒瘤还要对症施治;既治已病又治未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
正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这篇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抓案子、抓线索,是“树木”;强纪律、严规矩,才是“森林”。中央纪委把案件室改称纪检监察室,把案件线索规范称为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并非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职能定位的深化。腐败滋生蔓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地方出现的系统性腐败、家族性腐败和塌方式腐败,莫不证明这一点。反腐败不仅仅是守住法律的底线,更要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
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的重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严明纪律,各级党委、纪委不能当甩手掌柜。年初,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划定的2015年重点工作,第一条就是“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湖南衡阳发生破坏选举案,原市委书记虽然自己没有收受贿赂,但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没有担责、玩忽职守就是违纪。对违纪行为要抓早抓小,对不讲规矩、不听招呼的党员干部,要敢于拉下脸来批评、亮出剑来肃纪、点起名来曝光,放任自流只会养痈遗患。
纪律退一分,腐败进一尺。看看苏共亡党的沉痛教训,不正是党员丧失组织纪律的苦果吗?听听蒋介石败逃台湾后总结失败时说“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不正说明党不以规矩则乱吗?今天重温历史教训,重提政治纪律,重讲政治规矩,党员干部更需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政治的生命线,真正做到执行纪律无条件,遵守规矩不含糊,守住底线不逾越,遇到红线不触碰。
相对于查处大案要案产生的“震撼力”“震慑力”,严明纪律释放出一种“沉潜的力量”。不敢腐、不能腐,需要的是纪律竖起一堵防火墙,直至纪律倡导的价值内化于心,才能真正达到不想腐的境界,让党风廉政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4日 05 版)